人在他鄉,健康為上 | 義大利珍惜醫療資源的態度

發佈 2024.06.07 |更新 2024.11.08

完善的醫療服務肯定是要搭配人情味,有位亞裔臉孔老太太動手術時獨自一人,再回診也獨自一人,醫生耐心地反覆用英文講解,老太太在這過程無助地哭了起來,表明她孤苦伶仃也沒有收入的淒涼生活,醫生指示老太太稍等一下...

義大利以人民健康為己任

論生活在他鄉,我最最謹慎的一件事就是維持健康。誰都想活得健康,再者比起害怕不健康,我更害怕漫長的等待,在歐洲就醫究竟不比在臺灣即時便利又經濟,因此努力不生病是我最高原則。

這並非指歐洲的醫療體系不完整或不友善,反之是有完整制度與保護機制。義大利的國家醫療服務(Servizio Sanitario Nazionale, 簡稱SSN),類似臺灣的健保服務,義大利衛生部官網開宗明義記載: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目的是保證所有公民在平等的條件下,普遍獲得公平的醫療保健服務,以實施《憲法》第 32 條,該條文規定:「國家醫療服務的原則即是保障健康作為個人的基本權利和全體人民的利益,並且保障貧困者免費的醫療服務。」

因此在義大利不分貴賤,人民的健康是國家的責任,醫療服務受到憲法保障。只是公立的醫療服務要照顧將近六千萬人民,只要是非緊急的病痛,候診隊伍大排長龍也是剛好而已。當然也有私人醫療機構,等不及的,就多掏點錢看病。所以在義大利「非緊急」就診,要不有錢,要不有閒。

義大利健保SSN卡

申請加入SSN後會獲得健康卡乙張(同臺灣健保卡),並自行選擇家庭醫生,而我毫不猶豫的加入了Mr.L家庭醫生的保護傘下。健康卡上印著綠白紅的義大利國旗以及歐盟旗幟圖樣,表示在歐盟境內可憑此健康卡緊急就醫。很幸運,在歐洲近五年時間我真正用到健康卡的次數屈指可數。與臺灣不同,義大利就醫程序得先與家庭醫師約診後,再由家庭醫師開立單子,可以是到藥房拿藥的處方籤,或是找專科醫生檢查的轉診單,拿到轉診單後可以致電預約中心,或親臨醫院進行約診。預約中心會告知患者可預約檢查的時間與地點,幸運的話可預約到一兩週後離家近的醫療院所,否則從這兒起才是考驗耐心的開始。

致旅程
SSN健康卡

掛號成功至少等兩個月

我曾經因為想備孕,電話預約了一項婦科檢查,掛到的日期是兩個月後。後來發現就診當天會碰上經期,必須再致電改期,這下得再多等兩個月,我索性放棄在義大利等候,因為過不久正好就要回臺灣。而婆婆去年底深受白內障困擾,拿到轉診單後致電預約,排隊手術需等候三個月,過了四個月無人通知手術日期,於是Mr.L與我拿著婆婆的轉診單直搗醫院負責眼科手術的秘書室,順利拿到兩週後的手術時間。

近期婆婆預約了皮膚科的門診,最快是九個月後。可以再繼續抱怨更多的等待,只要病情不惡化,等待終究還是值得的。SSN所提供的醫療服務,大部分都是免費,或者病患只需負擔部分的共同支付,義文稱為Ticket。共同支付僅在專科醫生看診、醫療檢查與領藥時會出現。也就是說家庭醫師的門診與取得處方籤/轉診單,皆為免費。

這點與臺灣很不同,不需要先繳150元的掛號費。可以在有任何毛病時,第一時間向家庭醫師預約門診,諮詢醫療建議。家庭醫師約診可線上app完成,不需要的情況下甚至只需寫訊息給醫生,連面都不用見。我在疫情期間鼻子過敏的噴劑用完,那款噴劑是處方藥,於是託Mr.L發訊息請教家庭醫師,馬上就拿到電子處方籤,列印出來後即到藥局領藥。幾年前婆婆昏迷跌倒,住院數日加上手術開刀也是免費,出院時僅負擔少部分醫藥費,後續甚至有醫護人員居家訪視檢查的服務。

延伸閱讀 | 義大利到底玩什麼?

人情味濃郁的醫病關係

完善的醫療服務肯定是要搭配人情味。我陪同婆婆白內障術後回診時,有位亞裔臉孔老太太是婆婆的白內障手術同班同學,這位老太太來手術時獨自一人,再回診也獨自一人,醫生耐心地反覆用英文講解,指導她如何到藥局領藥與用藥,老太太在這過程無助地哭了起來,表明她孤苦伶仃也沒有收入的淒涼生活,醫生指示老太太稍等一下,轉頭回診間,再出來手中握了一瓶眼藥水,交給老太太並說有了這瓶免費的眼藥水,她就不需要奔波到藥局也不用花一毛錢。感激涕零的老太太不斷謝謝醫生,Mr.L與其他等候的病患也給她加油打氣,Mr.L甚至很有愛的詢問是否需要送老太太回家,最後我與Mr.L陪著老太太緩緩走出大門,提醒她留意雨後的馬路溼滑,再三確認她知道回家的公車路線怎麼搭,我們才揮手與她道別。那一刻Mr.L與我都好揪心啊!不過更揪心的可能是婆婆,大概滿頭問號兒子與媳婦怎麼就拋下她在候診間,送別人家的老母去了。

延伸閱讀 | 晴天旅遊義大利蜜月團憑什麼贏得金旅獎?

葡萄牙急診經驗

很慶幸的在歐洲近五年時間都算健康,唯一上急診還是在葡萄牙。新冠疫情期間努力撐了兩年,最後還是不幸中鏢,原本樂的以為我也是無症狀,午夜指針一過,灰姑娘的南瓜翻車,長成一片紅地毯。第一顆蕁麻疹從我腰椎冒出,接著往全身迅速拓展,直到無一處不紅腫不癢。奇癢無比睡睡醒醒,撐到早上藥局開門,Mr.L拍了我幾張照片拿到藥局諮詢藥劑師合適藥物,藥劑師被照片中的大面積蕁麻疹嚇壞不敢給藥,建議我儘速急診就醫。Mr.L回來載我直奔家附近的醫院急診,用了義大利的健康卡掛號,隨即到候診間等候叫號,等了不到半小時輪到我,走進診間醫生看到佈滿我全身的紅地毯,臉上藏不住的驚嚇,直呼她從沒看過像我這樣的病人,給了我兩支超大的止癢針,兩片屁屁一邊一支,一起又痠又痛,一點都不偏心。拿著處方籤拿回健康卡,到藥局領了三種藥,整個急診就醫就花了我不到十歐元的醫藥費。

延伸閱讀 | 葡萄牙南北全境之旅×西班牙銀之路

另次陪同進急診也是在葡萄牙,友人來訪感到身體虛脫非常不適,Mr.L與我帶友人到急診後用了臺灣護照掛號,友人拿到代表緊急的黃色級別,等了十幾分鐘,醫生初步做了抽血檢查,並給服用一些藥物。抽血報告出爐,醫生診斷友人脫水,吊了兩瓶點滴後生龍活虎的回家了。噢,因為非歐盟健康保險對象,所以就診、抽血檢查、點滴藥物各項醫療服務的自付額為一百一十歐元。

幫助真正需要的人

寫到這,Mr.L對於我經常抱怨等候就診這件事頗有微詞,好像他的國家醫療服務很差勁。其實不然,我告訴他反而在這裡我見識到精準使用珍貴醫療資源的態度,醫療救援會幫助真正需要的人,其他的小毛病就相信身體會有自癒的能力吧。臺灣真正是個醫療天堂,常被詬病就是濫用健保資源,看看歐洲再轉頭看看臺灣,多麼幸福啊!珍惜我們所擁有的,讓這麼幸福發光發熱延續下去吧!

🎬補充說明:

-義大利急診分級制度:五種顏色,依緊急程度弱到強為:白、綠、藍、橙、紅。

-葡萄牙急診分級制度:五種顏色,依緊急程度弱到強為:藍、綠、黃、橙、紅。

-在義大利或葡萄牙掛號急診時,醫護人員會依照患者的病理緊急清況給予對應顏色的分級。若有急迫生命危險,就會拿到紅色級別。而不同顏色級別,有不同等待時間,如不緊急的藍色(葡)或白色(義),平均候診時間240分鐘。

-附圖,照片為筆者拍攝於葡萄牙醫院急診。圖表為義大利新聞截圖。

作者/
好命小姐

德文系畢業,卻成了美食藝文天堂的靴子國媳婦。十餘年行銷企劃經驗,到歐洲砍掉重練開啟翻譯新人生。不按牌理出牌的命運,讓我的藏寶盒收穫滿滿,好好玩也好好命!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