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愛聽古典樂,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用了這一招...

發佈 2024.05.28 |更新 2025.02.14

不管是音樂會或歌劇演出,至少六成以上都四、五十歲起跳的中壯年人口,銀髮族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三十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反而是相對少數。這樣的狀況其實不難理解。年輕一輩的觀眾,若不是自身學習古典音樂,或者家中有著古典音樂愛好者進而耳濡目染地跟著欣賞,大多不太有耐心靜下心來坐著欣賞一首動輒20-30分鐘的古典音樂作品...

愛樂者的天堂

前兩天我去聽了一場音樂會,是我最崇拜的世界大師級的大提琴演奏家Mischa Maisky (米夏‧麥斯基) ,受米蘭本地一個音樂基金會的邀請來到米蘭演出。

演出地點就在離米蘭大教堂車程10分鐘左右一個規模中等的音樂廳,票價也只要9-20歐元不等,相當地平易近人。所以我一看到宣傳廣告時完全沒有猶豫,馬上買了票。

到了音樂會當天,晚上七點下班之後,搭著地鐵就去聽音樂會了。對於從小學習古典音樂的我而言,住在歐洲最棒的事情之一,就是可以容易又頻繁地觀賞到許多大師級的演出。

致旅程

以我居住的米蘭為例,每年都會有許多世界級頂尖的音樂家前來演出,而且票價基本都在100歐元以內,跟亞洲相比,不僅場次選擇和演出頻率高得多,票價也相對較低。每當我上班出門搭地鐵,或步行經過各音樂廳時,總會駐足看看張貼在音樂廳外牆上的樂季演出資訊,若有任何有興趣的節目,就先把票買好,時間到了就去觀賞。在這裡,觀賞這些世界級演出就像跟朋友約了外出用餐一樣輕鬆自然,就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總能帶給我滿滿的心靈幸福感。

古典樂市場出現斷層

雖然西方古典音樂就是起源於歐洲大陸,義大利更是歌劇的發源地,因此在許多人的想像中,義大利人應該隨口就能像三大男高音一樣唱出優美動人的旋律;但就我的觀察,這裡的古典音樂市場,其實也面臨著觀眾年齡斷層的問題。

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不管是音樂會或歌劇演出,至少六成以上都四、五十歲起跳的中壯年人口,銀髮族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三十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反而是相對少數。這樣的狀況其實不難理解。年輕一輩的觀眾,若不是自身學習古典音樂,或者家中有著古典音樂愛好者進而耳濡目染地跟著欣賞,大多不太有耐心靜下心來坐著欣賞一首動輒20-30分鐘的古典音樂作品。再加上現代的社會氛圍,年輕人大多追求快速、易懂又通俗的感官刺激,古典音樂欣賞人口的流失和老化現象並不令人意外。

延伸閱讀 晴天旅遊義大利蜜月團憑什麼贏得金旅獎?

史卡拉歌劇院的方案

古典音樂界肯定也是發現了這個狀況,也因此規劃出許多吸引年輕人的推廣方案。以世界著名的斯卡拉歌劇院 (Teatro alla Scala) 為例,他們在多年前就推出了” Under 30 (30歲以下)“ 的方案,讓30歲以下的年輕觀眾可以用相當優惠的方式接觸一般人覺得艱澀難懂的歌劇演出。只要付10歐元加入這個方案,不僅可以觀看歌劇彩排、免費的劇院導覽,還可以用至少65折的票價欣賞正式的歌劇演出,還可以參加各種歌劇院不定期安排的導聆或推廣相關活動。或許是效果不錯,從去年起,他們又再度推出了 “30/35 (30-35歲)” 的方案,將受惠的族群再度擴大,強化推廣成果。

除了鎖定年輕族群之外,他們甚至還推出了孩童方案 (雖說方案名稱”Great Performance for Children” 是針對孩童,但其實18歲以下都可以參加),針對這些未成年的觀眾規劃一些劇情非常簡單易懂,音樂風格輕快的歌劇作品,並以輕鬆歡樂的方式呈現演出,完全落實了讓古典音樂的種子在孩子心中從小扎根的理念。

其實不只義大利,現在全球各地,當然也包含台灣,都有許多有心人士致力推廣古典藝術文化,除了心中傳承和保存的使命之外,也希望提供更多元的藝術型態滋養大眾的心靈與精神生活。台灣現在當然也有許多優質的表演場館,但畢竟擁有的是不同的文化底蘊,跟歐洲的歌劇院還是很不一樣。所以,有機會來到義大利的話,真心建議可以到歌劇院欣賞一場正統的歌劇演出,感受東西方不同韻味的文化藝術之美。

作者/
Miss Peral

對世界充滿熱情與好奇心,喜歡學習、熱愛挑戰,致力把夢想變成現實的開朗女子。曾多年旅居美國與義大利,在藝術、政府機關、媒體公關等性質迥異的領域任職,現從事精品業。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