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 | 三分鐘認識德國第一位女性總理

發佈 2024.04.26 |更新 2024.11.17

梅克爾生活於東德的牧師家庭,為了要融入共產黨組織,梅克爾加入了共產黨,希望可以增加自己的機會,由於曾到實行民主制度的西德參觀,梅克爾十分羨慕他們能選舉。東德共產政權垮台後,她感受到新時代的來臨,積極投入民主運動...

中學即知政治險惡

德國雖然男女平權,但能夠擔任總理工作的女性只有梅克爾。德國在西元1990年代以前分為東德與西德,東德是共產主義國家,而梅克爾生活於東德的牧師家庭。

梅克爾從小的學業成績優異,但因為是牧師家庭和中產階級,共產黨偏重工人和農人的權益,老師和官員支持工人和農人的小孩。所以為了要融入共產黨組織,梅克爾加入了共產黨,希望可以增加自己的機會。

由於到實行民主制度的西德參觀,梅克爾十分羨慕他們能選舉。她中學的時候以優秀的成績畢業,收到了知名萊比錫大學的入學許可。但梅克爾因為曾用英語唱共產主義的頌歌《國際歌》,這在當時的東德是不被允許的,差點進不了萊比錫大學。幸虧得到貴人的幫忙,才能如願入學。

延伸閱讀從古羅馬帝國到現代包浩斯-德國兩千年穿越之旅

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梅克爾至此瞭解到政治的險惡,所以選擇讀物理學,因為客觀的科學不會受到政治的影響。梅克爾進入萊比錫大學就讀,全班只有1/10的女生,但老師對她的表現十分讚賞,最後她也順利地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東德共產政權在西元1989年垮台後,梅克爾感受到新時代的來臨,便積極投入民主運動。工作能力十分強的她,受到總理科爾的提拔,在東德與西德統一後,成為婦女青年部部長,接著擔任環境部部長。

延伸閱讀 北德建築巡禮、童話與音樂之路

致旅程-德國萊比錫大學
萊比錫大學 圖/Shutterstock.com

在男性為主的政治圈競選

然而,人生並不是都一帆風順,西元1998年梅克爾所在的政黨失去民心,成為在野黨。這使得梅克爾決定在西元2000年競選黨領導人,這在當時以男性為主的政治圈十分特殊,而且梅克爾擔任總理後,表現讓人刮目相看。當時很多人將她與英國知名且強悍的女性首相柴契爾相互比較。

經過了多年的努力,梅克爾在西元2005年代表她的政黨參與德國大選,並且獲得勝選,成為德國第一位女性總理。由於性別的關係,梅克爾注重女性的就業參與,希望能盡量達成兩性平等。面對全球環境暖化的問題,也致力於減少核能的使用率,增加綠色能源。

延伸閱讀 | 沿著梅克爾的治國理念走遍全德

兩德統一後最受歡迎總理

由於中國國力增強,梅克爾取代以往防範中國的策略,積極且主動地認識中國。然而,在接觸了以後,梅克爾並不是完全配合中國政府,她始終相信自由民主的重要性。跟市場龐大中國做生意的確有利益,但中國迫害人權的問題不斷,讓梅克爾在人權和商業利益間謹慎考量。

此外,由於中東的戰爭,很多難民逃往歐洲。基於人權考量,梅克爾積極接納來自亞洲百萬的難民。在歐洲政策上,當時雖然組成了聯盟,但缺乏整體發展方向,梅克爾除了領導德國,同時也讓德國在歐盟當中成為最重要的成員國,引領歐洲的政策。

西元2021年10月,梅克爾卸任德國總理,在她執政的15年間,支持率始終超過五成,這在近代民主國家的領導人中相當少見,也可以說是兩德統一後最受人歡迎的德國總理。

延伸閱讀德瑞之旅:延伸婚禮的浪漫走進童話世界

梅克爾大事紀

西元1954年7月17日
出生於西德漢堡。

西元1954年10月
全家移居東德東柏林。

西元1973年
開始在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

西元1989年
柏林圍牆倒塌,她投入民主運動中。

西元1993年6月-2000年5月
任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領導人。

西元2005年11月22日
正式成為德國第一位女性聯邦總理。

西元2015年12月
當選《時代周刊》2015年度風雲人物

西元2018年3月14日
確定四連霸,再次當選聯邦總理。

西元2021年10月26日
正式卸任總理。
 

🎬梅克爾小檔案:

安格拉・多羅提亞・梅克爾

Angela Dorothea Merkel

國籍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

生日 | 西元1954年7月17日


作者 / 胡川安

生活中的歷史學家,身於何處就書寫何處,喜歡從細節中理解時代、從生活中觀察歷史。在日本、巴黎、美國和加拿大生活過。由於興趣龐雜,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研究所於國立臺灣大學雙修考古學與歷史學,後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東亞系博士。曾任「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華文朗讀節策展人,目前為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致旅程-土耳其國父

本文摘錄自時報出版《改變世界:25個影響歷史文明的名人大事【國家領袖篇】》
► 購書連結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