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神聖的嘉年華:比利時班什小鎮如何用儀式延續祖先的誓言?

發佈 2025.07.27 |更新 2025.07.27

比利時班什嘉年華不靠喧鬧吸睛,而以拋橘子、黎明遊行、吉爾人儀式傳遞祖靈祝福。探索這場源於黑死病時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什麼它是全歐洲最神聖的嘉年華?

當人們一提起嘉年華,腦海中浮現的不外乎里約的森巴舞、威尼斯的華麗面具或目不暇給的絢爛花車。但是,在比利時大城「布魯塞爾」西南方50公里,一座僅有3.3萬居民的的小鎮班什(Binche),你會見到一場截然不同的嘉年華。

布魯塞爾大廣場花毯節
布魯塞爾大廣場 圖 SCStock/Shutterstock

瘟疫下的產物

班什嘉年華(Carnival of Binche)的宗旨是為了「不遺忘」,而非主打熱鬧好看。因為它的根源,源於一場瘟疫。14世紀的歐洲正被黑死病吞沒,病毒從西西里島港口城市一路燒進歐陸鄉間小鎮,沒有人知道自己能否活過明天,當死亡成為日常,人們唯一能做的便是自我催眠,透過舉辦某種儀式好重新找回秩序與希望。

面具,讓人得以暫時逃離自己的恐懼;遊行,讓人民在行進中互相壯膽;變裝,成為一種無力蒼白的脫逃。由此可見,嘉年華最初的功能,並非娛樂,而是為了活下去。

延伸閱讀 三分鐘認識文藝復興:黑死病讓人類看見自我存在的價值

比利時班什小鎮
班什小鎮 圖 Alexandros Michailidis/Shutterstock

傳承的守護者

如今,班什嘉年華是歐洲現存最古老、最傳統的嘉年華之一,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8年又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對數世紀來,班什人一代又一代的堅定保存,作為「會呼吸的歷史」的敬意。

吉爾人(Gilles) 是班什嘉年華的主角。這些生於班什的男子,從孩童到長者,會在為期三天的嘉年華中,穿上既是負擔也是榮耀的服裝:稻草填充的厚重套裝,綴滿鈴鐺、獅子、王冠和象徵比利時紅、黑、黃三色的星星,蠟製的面具配上綠色眼鏡和捲曲的鬍鬚,賦予他們一種詭異而超脫塵世的氣質。

擔任吉爾人世襲的榮耀
吉爾人是世襲的榮耀 圖 Kobby Dagan/Shutterstock

吉爾人只能由當地家族世襲傳承,他們背負著最神聖的身份榮耀。女性不能扮演,外人也無法報名。目前班什小鎮中的吉爾人約有1,000人,黎明時分,他們在鼓聲中集結,用木棍驅趕邪靈,這一儀式仿佛與山丘一樣古老。

隨著朝陽升起,儀式也逐漸從內省的驅邪轉向對外的祝福。吉爾人從沉靜莊嚴的角色,化身為祝福的使者。他們摘下面具,戴上重達3公斤的鴕鳥羽毛帽,從家中走進歷史悠久的老城區,他們手提果籃,開始向群眾拋擲鮮橘。

重達三公斤的羽毛帽
重達三公斤的羽毛帽 圖 Alex Mogo/Shutterstock

陽光般的橘子

橘子在歐洲象徵太陽與重生,對長年受苦的社會而言,是春天的預告。更重要的是,在中世紀時,柑橘是一種從南歐貴族流傳到北歐的奢侈品,拋橘即象徵打破階級、共享祝福。吉爾人不能吃橘子,只能送出去——這是一種儀式性的奉獻,一種祖靈之手的延續。

據說,若你第一次來班什就接到一顆橘子,那表示你被這座城市接納了。有的民眾甚至在接到橘子後,喜極而泣。正如某位吉爾人所說:「我們不是在拋水果,而是在延續祖先手中的陽光。」

延伸閱讀 2026世界五大嘉年華介紹:背後原來藏著這些宗教與文化故事

班什嘉年華吉爾人拋橘子給群眾
吉爾人拋橘子 圖 Kobby Dagan/Shutterstock

走出自己的路

整場嘉年華的重心,不在黃金時段,而是在凌晨。清晨五六點,天還未亮,隊伍已在街上緩步前行。沒有主持人、沒有花車,只有木鞋踩踏在鵝卵石路上的喀噠聲,若閉上雙眼,或許聽覺已穿越回數世紀前的儀式。

班什嘉年華不以狂歡為榮,卻以「靜」為傲。即便每年超過15萬人次會在這三天湧入小鎮,但班什嘉年華從不售票、不建觀眾席、不公告節目表,每個環節皆由當地人自發完成。在這個被社群媒體綁架的時代,他們不發展觀光、不迎合鏡頭、不安排主秀,只為年復一年延續祖輩們的集體誓言。

2026年班什嘉年華舉辦時間

2月15日(週日)至2月17日(週二)

推薦行程 人類非物質遺產-比利時班什嘉年華之旅

班什小鎮歷史中心
小鎮歷史中心 圖 Alexandros Michailidis/Shutterstock

吉爾人不是明星,而是守護者;橘子不是彩蛋,而是祈福;凌晨不是冷門時段,而是靈魂甦醒的時刻。這正是它與所有嘉年華不同之處—它不是為了被看見,而是為了不要遺忘。

這是一場神聖的儀式,班什人的服裝和舞蹈是生者與祖先之間的橋樑。嘉年華是對寒冬的抗爭、對苦難的希望、對社區的慶祝,也是在這個日益同質化的世界中對身份的再次確認。嘉年華象徵著一種歸屬感,是身為班什人的驕傲。正如當地諺語所說:「世界上沒有第二個班什。」

旅遊小建議

📌 最佳觀賞日:懺悔星期二(Shrove Tuesday),2026年為2月17日,為最重要的吉爾人遊行日。

📌 地點:班什老城區為遊行主舞台,建議提前卡位,特別是清晨的第一輪橘子儀式。

📌 注意事項:接到橘子象徵幸運,請務必小心收藏,千萬不可回擲。

📌 住宿建議:由於班什住宿選擇少,建議可住在鄰近的蒙斯(Mons)或布魯塞爾,搭火車進城。建議三個月至半年前訂房較保險。

資料參考來源: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Visit Wallonia official site

Binche Carnival Museum

FAQ:關於班什嘉年華

Q1:班什嘉年華與其他嘉年華有何不同?

班什嘉年華強調的是「不被遺忘」的集體記憶,而非觀光性表演。它源自黑死病時期,儀式性高,沒有花車、明星表演或舞台,而是以黎明儀式、祖靈象徵與拋橘子為核心。

Q2:嘉年華中的吉爾人是什麼角色?

吉爾人(Gilles)是嘉年華的主角,為當地家族男性專屬的角色。他們身穿特殊服飾、戴上蠟製面具與鴕鳥羽毛帽,是儀式中象徵祖先祝福的角色。

Q3:為什麼要拋橘子?

橘子象徵太陽與重生,起源於中世紀的祝福習俗。拋橘子的行為代表將春天與希望分享給群眾。據說,接到橘子就代表被這座小鎮接納。

Q4:嘉年華什麼時候舉辦?要買票嗎?

班什嘉年華在每年比利時狂歡節(Carnival)期間舉行,主要活動集中於週日到週二,活動不售票、無觀眾席,也不提供官方節目流程。

Q5:我可以參與嗎?可以扮成吉爾人嗎?

遊客可以參與現場氣氛、接橘子,但無法扮演吉爾人,該角色僅限由班什在地家族男性傳承。其他角色如穿傳統服飾遊行者則開放較多參與。

Q6:班什在哪裡?怎麼前往?

班什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西南方約50公里,搭乘火車約1小時可達,屬瓦隆大區埃諾省。鎮上約有3.3萬人口。

本文摘要

比利時班什嘉年華(Binche Carnival)是世界最古老的嘉年華之一,以沉靜儀式感著稱,與人們印象中喧鬧的狂歡大相逕庭。主角「吉爾人」由當地男性世襲擔任,身穿格紋制服、頭戴羽毛帽,拋出象徵太陽與祝福的橘子,場面安靜卻莊嚴。本文深入解析這場列入 UNESCO 的文化遺產活動背後的歷史、象徵與旅行建議。

| 本文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主視覺圖 Kobby Dagan / Shutterstock

編輯整理 / Cameron Wang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