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從蘇聯陰影到數位國家的驚人逆襲
發佈 2024.06.01 |更新 2025.09.20
愛沙尼亞,這個曾被蘇聯統治47年的波羅的海小國,人民歷經語言被壓制、文化遭同化、家庭被流放的創傷。獨立後,他們以驚人速度翻轉命運,不僅誕生Skype,更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全民數位ID與電子投票的國家。首都塔林既保存童話般的中世紀古城,又見證KGB監控的冷戰陰影,也是科幻電影《天能》的取景地,這是一段從壓迫到重生的國族故事。
從三小國到波羅的海三國
名導「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天能Tenet》有數場關鍵大戲選在「愛沙尼亞Estonian」首都塔林(Tallinn)取景,各位對這個國家挺陌生的吧?它屬於「波羅的海三國」之一,另外兩國分別是「拉脫維亞Latvia」以及和台灣關係友好的「立陶宛Lithuania」,稍微親切點了吧?
以前,地理課本稱它們為波羅的海三小國,不過,這個「小」是比較值,因為波羅的海(Baltic Sea)周邊國家包括俄羅斯、芬蘭、瑞典、德國、波蘭等十餘國,國土面積都數倍於這三國,問題是小歸小,但都比台灣大,所以後來改稱波羅的海三國。
愛沙尼亞位置最北,距離芬蘭的赫爾辛基只有80公里,幾乎貼在北歐邊上了,冬天常會出現攝氏零下二、三十度的凍溫,所以旅遊要趁夏季去,涼爽舒適。
與蘇聯的恩怨
走進愛沙尼亞首都塔林,你會感覺自己正在兩個世界之間穿梭,一邊是尖塔、石牆和鵝卵石的中世紀古城,像極了童話故事;另一邊則是電子投票、數位ID和新創基地,彷彿一座未來實驗場。
更深層的背景是,蘇聯1944年入侵愛沙尼亞,統治期間,老百姓慘遭大量政治迫害和文化同化。蘇聯政府一邊將愛沙尼亞人流放到西伯利亞開墾,一邊鼓勵蘇聯人民遷居愛沙尼亞,以改變當地人口結構,直到蘇聯本身在1991年解體,愛沙尼亞才宣告獨立。
「這三國骨子裡都不希望再跟俄羅斯扯上邊,你最好別說我跟俄羅斯有關,也不要稱我東歐國家,俄語不再是官方語言,我要大聲講出自己的母語,愛沙尼亞遂把愛沙尼亞語改回官方語言。目前,愛沙尼亞跟拉脫維亞,大約還有1/4左右的俄羅斯人口,」曾多次帶旅行團前往波羅的海三國的領隊宋宜靜說:「去這三個國家旅遊時,建議先有心理準備,這樣聽到當地人在酒酣耳熱後大聲咒罵俄羅斯時,就不會感到意外,畢竟那段恩怨情仇史並不遙遠。」
從農業國到新創搖籃
愛沙尼亞原本是農業國,以奶油、起司享譽歐洲。蘇聯入侵後,最高領導人「史達林」在二戰結束後約1946年下令將愛沙尼亞建立成科技中心,因為當地已擁有一批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才,還設有多所高等教育和科研等機構,有助蘇聯迅速提高國防和經濟實力,積極推動科技和工業的發展。
當時,沒有人相信在史達林的超前佈署與47年的人才培育下,一個農業國會發展為今天的新創之星,命運這種事該怎麼說呢?
2003年愛沙尼亞發明Skype通訊軟體,後來被微軟買走(已於2025年5月5日正式停用),之後陸續發展出數位簽章、網路投票等技術。在蘇聯時代,愛沙尼亞語幾乎被壓制成「方言」。獨立後,政府反而推動小學生從一年級就學程式語言。這是某種象徵:我們曾經被剝奪發聲的權利,如今要用另一種語言──科技語言──向世界證明存在。
延伸閱讀 波羅的海、波蘭、斯洛伐克五國之旅行程解析

愛沙尼亞共和國 Republic of Estonia
神秘的蘇聯情報中心
蘇聯在塔林市中心蓋了一間「維魯酒店 Hotel Viru」,這是當年首都最高的現代化建築,1972年甫開幕就吸引達官顯貴、世界旅人的光臨。奇怪的是,酒店外觀怎數都是23層,電梯按鈕卻只到22樓。據說當年曾有客人發現套房廁所衛生紙不夠,他自言自語地碎念了幾句,沒想到3分鐘後,服務員就敲門送來衛生紙。「當你走進房間時,會發現它的空間並不方正,常常這裡莫名其妙凸出來,那裡好像少一塊,格局十分詭異。」宋宜靜說。

老城區入口的白色大廈即是維魯酒店 圖/夏金剛
愛沙尼亞獨立3年後,到了1994年才發現維魯酒店真的有第23樓,而且藏著驚天動地的大秘密,原來這層樓是蘇聯特務組織KGB的情報中心,名為KGB radio center,專門竊聽和監視所有客人,60間套房這裡凸一塊那裏凹一塊以及餐廳桌上全都裝了竊聽器,客人的一言一行盡在KGB的掌握中,想想KGB在此秘密蒐證了19年,曾經去過的客人應該會汗毛豎起吧。
如今,23樓已改建成「KGB博物館」,電梯還是只能搭到22樓,然後你得爬樓梯上去,才能參觀冷戰時代的諜報設備。

KGB radio center
世界遺產中世紀古城
請不要因為愛沙尼亞的新創力,就把它想像成一座冰冷的科技都會,塔林舊城區是歐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城市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你可以看見躲過二戰轟炸的古城牆、12世紀建造的「座堂山城堡Toompea Castle」,漫步在鵝卵石馬路,每個轉角都如童話場景,「亞歷⼭⼤涅夫斯基教堂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的存在,象徵前蘇聯統治勢⼒,所以塔林舊城區不但瞬間帶領旅人前往中世紀的歐洲,也赤裸裸的展示出國家坎坷的命運。「愛沙尼亞很精緻,不像多數大城會讓人走到腿快斷了,愛沙尼亞雖然比台灣大,人口卻只有130萬,比台北市還少,古堡、房屋建築也小小的,散步起來很悠閒,到了晚上還會散發出一種迷幻的氣氛。」宋宜靜說。
延伸閱讀 榮獲金質旅遊獎的波羅的海三國、波蘭、斯洛伐克(波波斯)行程

首都塔林古城區

亞歷⼭⼤涅夫斯基教堂

童話般的小鎮

塔林港亦是天能取景地之一
電影《天能》的拍攝地
塔林的舊城區與現代建築形成鮮明對比,民主主義和共產主義交織出的衝突美學,吸引了導演的青睞,諾蘭認為塔林多樣的外貌與深邃的內涵,呼應了《天能》片中複雜的現實與非線性時間軸,堅持獨特性的諾蘭也喜歡未被過度使用的拍攝地點,除了視覺美學的考量外,官方和當地機構給予大力支持、地理位置離英國較近、拍攝成本較低,則是吸引製作團隊選在愛沙尼亞拍片的實際原因。

作品全球票房累積破50億美元的諾蘭
無論如何,這是愛沙尼亞第一次被國際大導演相中,塔林之美將隨《天能》躍上全球各地的大銀幕,舉國上下都雀躍不已,連總統都熱烈歡迎。

天能劇照©MyVideo
於是我們在開場戲看見激烈駁火的基輔歌劇院是廢棄的市政廳(Linnahall)、男主角在鐵道上被酷刑拷問、男主角第一次見識到逆行子彈的實驗室是70年代的法院大樓(Wermuth-Bygningen building)、奧斯陸自由港是庫姆藝術博物館(Kumu Art Museum)、兩位主要演員的嚴肅對話實景在塔林公園希爾頓酒店(Hotel Hilton Tallinn Park)、劇組還在官方的配合下封起Laagna公路,拍攝那場扣人心弦的飛車搶奪大戰。
現在,你稍微認識愛沙尼亞了吧?

天能劇照©MyVideo
延伸閱讀
-《拉脫維亞最傲人的世界遺產 :新藝術建築Art Nouveau之都》
-《擊敗NBA奧運夢幻隊 | 關於立陶宛你必須知道的7件事》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蘇聯在其存在期間,包括以下15個加盟共和國:
1.現俄羅斯聯邦 Russian Federation
2.現烏克蘭 Ukraine
3.現白俄羅斯 Republic of Belarus
4.現烏茲別克斯坦 Republic of Uzbekistan
5.現哈薩克 Republic of Kazakhstan
6.現喬治亞 Georgia
7.現亞塞拜然 Republic of Azerbaijan
8.現立陶宛 Republic of Lithuania
9.現莫爾達瓦 Republic of Moldova
10.現拉脫維亞 Republic of Latvia
11.現吉爾吉斯斯坦 Kyrgyz Republic
12.現塔吉克斯坦 Republic of Tajikistan
13.現亞美尼亞 Republic of Armenia
14.現土庫曼斯坦 Turkmenistan
15.現愛沙尼亞 Republic of Estonia
FAQ
Q1:為什麼愛沙尼亞人對俄羅斯懷有敵意?
因為他們曾在蘇聯統治下失去語言、土地與自由。對他們來說,那段歷史仍是未癒的傷口。
Q2:KGB博物館值得參觀嗎?
值得。它能讓旅人切身體會到什麼叫「被監控的日常」。
Q3:《天能》拍攝讓塔林有什麼改變?
它帶來了國際知名度,讓世界看見這座同時擁有童話與創傷的城市。
文章精華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是一座雙面城市:白天像童話,夜裡帶著冷戰的陰影。這裡曾被蘇聯統治47年,人民遭流放、語言被壓制,卻在獨立後成為全球最數位化的國家。Skype在此誕生,《天能》在此取景,KGB曾在此監控。走進塔林,你會理解:這不只是旅行,而是一次與自由的真實對話。
| 本文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採訪編輯 / Cameron 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