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印度旅程:加爾各答、大吉嶺與錫金
發佈 2025.07.17 |更新 2025.07.19
重返北印度,走訪加爾各答、大吉嶺與錫金,在混亂與靜謐交錯的旅途中,重新拾回對印度的感受與記憶。
第一次到北印度,已是十三年前的事。記憶中只殘留泰姬瑪哈陵與金三角的片段,對於是否曾經來過大吉嶺,記憶已模糊不清。舊地重遊也無妨,畢竟時光流轉,許多人事早已物換星移。
這趟印度之旅,原本還包括孟加拉,不料當地學生暴動導致政局不穩,總理流亡,為了安全與順暢,旅行社臨時調整路線,改由曼谷飛往加爾各答。
加爾各答:德蕾莎修女與泰戈爾的精神足跡
加爾各答之旅可說是諾貝爾獎得主探訪之旅,在這座忙碌的大城市中,先參觀了位在小巷裡的德蕾莎修女故居,入口立有她的塑像。小庭院裡,幾位修女默默洗滌物品,屋舍簡樸,氣氛祥和。屋內有一間正舉行禮拜的房間,我們悄悄的到處看看拍拍照,這樣安靜地四處張望,反倒能靜靜地感受這房舍的祥和氛圍,緬懷德蕾莎修女的無私奉獻。離開前我拿了本介紹德蕾莎修女生平的手冊,背面印有修女的肖像畫,下方寫著:
“The fruit of silence is prayer
The fruit of prayer is faith
The fruit of faith is love
The fruit of love is service
The fruit of service is peace.”
—Saint Teresa of Calcutta
這些文句的字裡行間流露出德瑞莎修女的大愛情懷:祈禱、信仰、愛、服務與和平,她的一生為貧困者、病患服務與倡導和平,並於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的獲獎真是實至名歸。

加爾各答-德蕾莎修女故居
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故居是加爾各答必訪之地。泰戈爾故居是一處規模不小的莊園,除較德瑞莎修女故居規模大許多外,館內保留了客廳、泰戈爾的起居室,書籍手稿等。它是一座博物館,也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吸引著眾多遊客和學者來探訪。館內攝影需購票,遂由領隊代表購票,用他的單眼相機為大家留下紀錄。

加爾各答-泰戈爾故居
看見人們心中的印度
維多利亞紀念堂,是加爾各答的地標性建築。1906年到1921年興建於馬坦公園南端,潔白的大理石外觀融合了歐洲文藝復興與莫臥兒建築風格,並帶有伊斯蘭式建築的繁複元素,呈現出獨特而多元的美感。
人們對印度的印象,多半來自寺廟與花環。因此,我們也探訪了加爾各答著名的花市。地陪帶路,穿梭在花海與人群中,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人潮吞沒,讓我聯想到摩洛哥古城菲斯的巷弄迷宮。這裡的髒亂與喧囂,卻讓人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印度。

加爾各答-維多利亞紀念堂
大吉嶺紅茶與山路旅行的記憶
搭機抵達北印巴克多拉後,我們前往大吉嶺。這是十九世紀英國殖民者的避暑勝地,雲霧繚繞的氣候非常適合茶葉生長,也孕育出有「紅茶界香檳」之稱的大吉嶺紅茶。
由於山路狹窄崎嶇,旅客需分乘多輛SUV。途中彎道急促,時常塞車,司機技術受考驗。晴天旅遊領隊Ethan為了照顧每位團員,輪流換車陪伴,還貼心準備從台灣帶來的小零食,為大家解暈與解鄉愁。這些細節,讓異地之旅多了份人情與溫度。
.jpg)
大吉嶺茶園 圖/shutterstock
我們與地陪同車,他風趣又健談。從路邊堤防聊到學校教育,他總能耐心回應。當我問到司機怎麼能在沒有GPS的狀況下穿梭山路,地陪笑說:「他的腦袋就是GPS!」這些互動,不只化解了沉默,更拉近了與印度的距離。
宗教話題則讓我鬧了笑話。有次談到象神的母親,我錯亂了神祇的家譜,地陪與司機忍不住哈哈大笑。對我來說,印度神祇千千萬,我只記得象神與濕婆神,其餘真的難以理清。不過,笑聲就是旅行中最溫暖的連結。
走進錫金:高山佛寺與雪峰風光
從大吉嶺再往北,是鮮少人知的錫金,是清朝期間被稱為「哲孟雄」的地區,原本是一個獨立的國家,1975年後歸屬於印度,夾在尼泊爾與不丹之間,北接中國,境內有許多7000公尺以上的高峰,尤以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最為出名,旅程中,它那雪白山峰幾乎是形影不離的跟著我們。

錫金
在錫金,我們參訪了兩座藏傳佛教寺廟:恩奇寺與隆德寺。前者為紅教寺廟,建築外觀色彩鮮明亮麗但卻簡約潔淨,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詩;後者則是大寶法王的居所,是錫金最壯觀的西藏寺院,院內設有那蘭達佛學院。我們兩次都碰巧遇見喇嘛誦經上課,雖然聽不懂,卻能感受到那份祥和與平靜的旋律,彷彿接受了一場宗教的洗禮。

錫金-甘托克恩奇寺

錫金-甘托克隆德寺
旅行後記:赤足走進信仰與理解
參訪印度寺院時,脫鞋是基本禮儀。有些寺廟園區廣闊,需赤腳走上老遠。記得在濕婆神像園區,烈日下的地面燙得驚人,我們像蚱蜢一樣在陰影間跳躍前進。我笑說:「現在是九月,走這一趟下來腳底都已經烤成Medium-well 了,那七八月來豈不是well done?還帶點焦味!」地陪微笑以對,大概也是一種無言的理解吧。
印度,是個矛盾交織的國度。既喧囂又寧靜,既混亂又莊嚴。這次重返,記憶也許仍模糊,但感受卻深刻。
作者行程 南亞古國14日-孟加拉、不丹、大吉嶺
推薦行程 精彩不丹12日-漫遊幸福之境

錫金-濕婆神雕像園區

錫金-濕婆神雕像
本文摘要
十三年後再踏北印度,作者從泰戈爾與德瑞莎修女的精神故居,到大吉嶺的紅茶山城與錫金雪峰下的佛寺,一路在地陪與團隊陪伴下穿越信仰、混亂與靜謐的風景。這是一段重新認識印度的旅程,記憶模糊,但感受深刻。

錫金住宿的美麗庭院
FAQ|印度文化之旅(加爾各答・大吉嶺・錫金)
Q1.加爾各答有什麼值得一看的文化景點?
推薦探訪德瑞莎修女故居、泰戈爾文學故居與維多利亞紀念堂。這些地點呈現了印度的信仰、人道精神與近代歷史風貌。
Q2.大吉嶺除了紅茶還有什麼旅遊看點?
除了世界聞名的大吉嶺紅茶,這裡還有高山小火車(喜馬拉雅鐵道)、雲霧中的佛寺、熱鬧市集與茶園健行,是融合自然與人文的山城體驗。
Q3.錫金有哪些佛寺與自然景觀值得造訪?
恩奇寺(Enchey Monastery)、隆德寺(Rumtek Monastery)與塔希景觀台(Tashi View Point)是代表性景點,天氣晴朗時還可遠眺干城章嘉峰,是宗教與自然並存的聖境。
Q4.北印度旅行有什麼文化禮儀要注意?
參觀宗教場所時需穿著保守、不大聲喧嘩,入寺前脫鞋。尊重當地宗教與信仰差異,避免用左手遞物或觸碰他人頭部。
Q5.何時是造訪北印度的最佳季節?
10月至隔年3月為最佳旅遊季節,天氣涼爽乾燥,適合探訪城市與山區。夏季炎熱且有雨季,可能影響交通與觀光品質。
| 本文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編輯整理 / Cameron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