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半數美國總統身上都有愛爾蘭血統?
發佈 2024.09.23 |更新 2025.03.25
「愛爾蘭Ireland」歷經滅國之災,貧窮之苦,仍有辦法從歐洲乞丐躍昇為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而且還創造出近半數的美國總統,並奪下今年NBA總冠軍,它為什麼可以在歷史中的劫難反轉、反轉再反轉...
愛爾蘭滅國大饑荒
英國統治愛爾蘭近八世紀,多數領土屬於英國地主,負責耕作的卻是愛爾蘭農民,貧困的農家幾乎只能吃馬鈴薯過活。豈料1845年,一種稱為「馬鈴薯晚疫病 Potato Blight」的植物病害,宛如Covid-19蹂躪全愛,把健康的馬鈴薯變成黑色腐爛的泥漿,愛爾蘭人瞬時失去了主要食物來源,這場浩劫史稱「大飢荒 The Great Famine」。

大饑荒紀念雕塑 圖 Piotr Koscielniak/Shutterstock.com
這不僅僅是一場飢餓危機,更是希望的滅絕,對許多人來說,留在愛爾蘭遲早是死路一條,在束手無策中,船隻開始集結在碼頭,街頭有人宣傳移民新世界的美好,這似乎成了愛爾蘭人的唯一機會,大家想方設法湊齊所有財物,幸運的攜家帶眷,無奈的妻離子散,登船者淚眼告別深愛的家人與成長的祖國,啟航後,他們望著波濤洶湧的大西洋,心中既恐懼又懷抱希望,美國真是傳說中的機會之地嗎?我真能在那片陌生的土地安身立命嗎?
延伸閱讀 你知道England不代表英國嗎?英國的正式國名是什麼?
愛爾蘭冒險大移民
船艙內擁擠不堪,陌生人並肩同眠,空氣中彌漫著難聞的臭味,骯髒的環境很容易便孳生出霍亂、斑疹和傷寒,當疾病一旦蔓延,人們根本無處可逃,在六到十二週的航程中,每天都在死神的鐮刀下閃躲,因此這些船又被稱為「棺材船」,因為有太多人未能挺過這段冒險。

1850年,擁擠的移民船
在海上歷經數週身心折騰,倖存者終於第一次見到美國。在擁擠的甲板上,每個人的臉上都佈滿了淚痕與解脫,乘客們相互擁抱,輕聲謝天,當時自由女神像還沒矗立,但紐約港的遠景輪廓象徵著下一段人生。
最終,那些通過「艾利斯島 Ellis Island」移民管理局審查,成功入境美國的愛爾蘭移民,第一次在人生中擁有選擇的權利,但眼前刻不容緩的是,他們必須應付這片充滿無限希望但也障礙重重的土地。
🎬愛爾蘭大饑荒前後人口差異:
1841年大饑荒之前:約840萬。
1851年大饑荒之後:由於死亡和移民,剩約660萬。
愛爾蘭黑幫的崛起
愛爾蘭人多數定居在紐約或波士頓的貧民區,他們被視為沒受過教育、骯髒的外來者,美國人信仰基督教新教,他們對於大多數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人抱有懷疑和偏見,此外,盤踞在今日紐約下城區唐人街一帶的美國本土幫派,並不高興政府開放大批愛爾蘭移民,因此經常攻擊他們,這使得新移民找工作異常困難,只能找得到報酬微薄的粗重體力活(愛爾蘭人對美國基礎建設有很大的貢獻),生存成了每日的戰鬥,在屢戰屢敗的挫折下,許多年輕愛爾蘭男人加入了幫派,在這把黑色大傘下,同胞彼此能得到保護、自尊和權力。隨著時間推移與實力壯大,幫派間開始攫取權力和搶地盤,產生了許多惡名昭彰的街頭衝突事件。
延伸閱讀 2024三大宗教全球人口分布調查-深度旅遊必備知識
在19世紀紐約市混亂腐敗的政治圈中,一個由美國政治大佬組成的「坦瑪尼協會 Tammany Hall」,發現可以透過愛爾蘭黑幫來恐嚇競爭對手,操弄選舉,控制選區。坦瑪尼協會則提供工作、食物和保護,以換取愛爾蘭人在選舉中的忠誠。對於生活在貧民窟的愛爾蘭人來說,儘管這種手段有爭議,但仍帶來一定程度的安寧,更重要的是,它們讓控制街頭的幫派成員開始將注意力轉向政治。
愛爾蘭裔美國總統
「約翰·莫里西 John Morrissey」是第一位關鍵轉折人物,其事業發跡於非法的赤手拳擊比賽,他以拳擊冠軍和街頭智慧迅速成為愛爾蘭最大幫派「死兔幫Dead Rabbits」的領袖,但莫里西並不滿足於管理一個犯罪組織,他利用與坦瑪尼協會的聯繫涉足政治,最終在1866年成為一名美國國會議員。
許多愛爾蘭裔美國人到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逐漸遠離犯罪世界,走向更加體面的角色。另一位關鍵人物是「艾爾·史密斯 Al Smith」,他是1928年首位參選美國總統的天主教徒。他在工人階級社區長大,深知社區所面臨的難題。他在政治上逐步上升,最終成為紐約州州長,這標誌著美國政治中的一個轉折點:愛爾蘭人不再只是努力生存的移民,他們正在塑造管理國家的法律和政策。
1960年,當「約翰甘迺迪 JFK」競選總統時,大多數美國老百姓仍對一位天主教總統是否會效忠教皇而非國家感到憂慮。甘迺迪在一場著名的演講中向全國保證,他將作為美國全體人民的總統,而不僅僅是天主教徒的總統。他的勝利開創了劃時代的里程碑,他不僅使愛爾蘭裔美國人攀上美國政治權力顛峰,也激勵了少數群體參政。

約翰甘迺迪在愛爾蘭首都大遊行
儘管過程充滿了暴力和腐敗,但愛爾蘭黑幫的確在美國歷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記。你可知道,美國建國以來到2024年,共經歷過46任總統,其中22任總統宣稱身上流著愛爾蘭的血統,連歐巴馬身上都有1/3。
那些曾經一無所有來到美國的愛爾蘭人,如今正在制定法律,讓未來的移民生活變得更好,他們為工人權益而奮鬥,幫助建立工會,推動社會改革,這些改革不僅有利於愛爾蘭移民,還惠及了所有工人階級公民,實質化了美國夢的許多面向。

近一半美國總統宣稱自己有愛爾蘭血統
**【美國四大族裔佔美國人口比】1.徳裔4,200萬人(佔12%)、2.非裔4,100萬人(佔12%)、3.墨西哥裔3,600萬人(佔11%)、4.愛爾蘭裔3,230萬人(佔10%)
凱爾特之虎大反轉
雖然愛爾蘭移民在美國取得輝煌成就,但多年來,愛爾蘭一直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人口主要依賴農業和小規模工業,甚至一度被譏為歐洲乞丐,然而,困境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劇變,這段時期被稱為「凱爾特之虎 Celtic Tiger」,愛爾蘭再次發揮韌性,通過創新、決心、低企業稅率吸引大量外資湧入,特別是在科技和製藥領域,成為蘋果、古歌、臉書和輝瑞大藥廠等國際品牌的歐洲總部所在地,加上沒有語言障礙的成本,使得愛爾蘭經濟蓬勃發展,創造了數十年前難以想像的就業機會。150多年前,愛爾蘭人紛紛登上前往美國的船隻以逃避飢餓。而現在,愛爾蘭成為全球各地菁英前來找工作、受教育的機會之地,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鐵證。
延伸閱讀 愛爾蘭到底有什麼?

都柏林 圖/Shutterstock.com
為什麼叫凱爾特之虎?因為西元前2000年在西歐活動的「凱爾特人」是愛爾蘭人的祖先,2024年NBA總冠軍「波士頓塞爾提克隊 Boston Celtics」中的"Celtics"就是凱爾特人之意,該隊正是由大量居住在波士頓的愛爾蘭裔美國人命名,綠色球衣是愛爾蘭的國旗色,隊徽則是愛爾蘭的文化傳說精靈,所以塞爾提克隊具體向世界展現了民族自豪。

圖©Boston Celtics
傳奇國度改寫命運
今天的愛爾蘭是成功的象徵,從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轉變為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首都「都柏林 Dublin」現在充滿了年輕的專業人士、學生和觀光客。曾經擠滿大飢荒難民的街道,如今是光鮮亮麗的跨國五百大企業、科技初創公司、和頂尖大學的所在地。
愛爾蘭的故事充滿逆轉、堅韌和勝利的傳奇。它曾經被貼上貧困、殖民化和鬥爭的標籤。然而,他們不屈不撓的韌性迎來凱爾特之虎時代到來,躍身為全球科技、文化和政治領域的領導者,這段歷史非常有啟發性,因為它展演了一個國家,如何透過決心和毅力撕下身上的標籤。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圖書館 圖 STLJB / Shutterstock.com
後記
名導「馬丁史柯西斯」曾在2002年拍了《紐約黑幫》,故事講述愛爾蘭人在紐約的黑幫發展,由李奧納多、丹尼爾戴路易斯、卡麥蓉狄亞茲主演。另一部是2019年的《愛爾蘭人》,由勞勃狄尼洛、艾爾帕西諾、喬派西主演的史詩級犯罪電影,兩片皆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描述愛爾蘭人在不同時期的黑幫發展,眼見名導對愛爾蘭黑幫充滿興趣,讓我嚴重懷疑他的血統,上網查了查,OK,他是義大利裔美國人,父母來自西西里島,黑手黨的發源地...

紐約黑幫©MIRAMAX FILM/愛爾蘭人©NETFLIX
🎬愛爾蘭簡介:
國名:愛爾蘭共和國 Republic of Ireland
首都:都柏林市
國土面積:70,273平方公里
人口:512萬
**截至2024年,美國的愛爾蘭裔人口約為3,230萬。這包括那些聲稱擁有愛爾蘭血統的人,儘管實際上在愛爾蘭出生的美國居民人數大約只有12.5萬人(資料來源 IrishCentral.com)
| 本文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主圖©NBC 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