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申根簽證?台灣護照免簽與2026新規一次看懂
發佈 2025.02.19 |更新 2025.09.08
你知道「申根簽證」不是「歐盟簽證」嗎?1985 年五國在盧森堡申根小鎮簽下協議,開啟歐洲無邊界旅行。本文帶你了解什麼是申根簽證、台灣護照自 2011 年享有的免簽優惠,以及 2025 年即將上路的 ETIAS 電子旅行許可...
河上的簽署:無邊界的隱喻
1985 年夏天,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與盧森堡的代表聚集在盧森堡南端一個不起眼的小鎮──申根(Schengen),他們選擇在摩澤爾河上的豪華河輪共同簽署了《申根公約》。
河水沒有邊界,正如他們對未來的想像:一個沒有檢查哨的歐洲。
為什麼在申根小鎮?
你也許很好奇,為什麼五國代表要選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小鎮來做此約定?
原因至少有三:一、盧森堡被德法比三國包圍,南端的申根小鎮步行過橋便來到德國,沿德國走上一陣,又會踏上法國領土,可說是闡釋《申根公約》理念的最佳地點。二、盧森堡是中立國且遠離歐洲紛擾,非常適於和平談判。三、簽署公約的地點在航行於摩澤爾河上的豪華河輪瑪麗·阿斯特麗德公主號(已退役),摩澤爾河是盧森堡和德國的天然邊界,它的流域包括法盧德,在河流上簽約,也有著如河水一般無邊界流動的意象。

盧森堡申根小鎮 圖/shutterstock
從烏托邦到現實
簽約只是開始。直到十年後,1995《申根公約》才真正落地執行。當時許多人懷疑這是空中閣樓──國與國的界線哪能被輕易抹去?因此《申根公約》被視為五個創始國之間的獨立協議,不能算做歐盟計畫的一部分。
然而,這份協議卻逐步擴張,從最初的五國,成長為今日29個成員。申根因此不是「歐盟的同義詞」,《申根公約》創造出的是一個更靈活的體系「申根公約國」:譬如瑞士、挪威這些非歐盟國家也加入,愛爾蘭卻選擇置身其外。這是為什麼叫「申根簽證」而非「歐盟簽證」的原因。
延伸閱讀 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竟然這麼狂?十大亮點刷新你的旅行三觀!

摩澤爾河畔申根紀念碑 圖/shutterstock
在申根之前,從巴黎去慕尼黑,再到羅馬,每一次都得重新過邊境,排隊、蓋章。如今,一張小小的簽證,讓旅人能自由穿梭於 27 國。
表面上是便利,背後卻意味著一種信任:各國願意共享邊界,也共享風險。警察跨境合作,旅客自由流動,歐洲在不斷的磨合與實驗中,完成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整合與典範。
持台灣護照申根免簽
台灣由於與歐洲貿易往來頻繁、護照信譽高、逾期滯留率低以及對歐洲進行的各種互惠措施等因素,於2011年1月11日正式獲得「申根免簽證」待遇,這意味著自2011年11日起,中華民國護照持有者可以無需簽證前往申根區旅行,最長停留90天。
這張護照因此成為一種旅行的入場券,背後連結著的是歐洲對台灣的信任。
持中華民國護照可免簽前往之申根公約國:
一、申根公約國(29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芬蘭、瑞典、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蘭、捷克、匈牙利、希臘、義大利、馬爾他、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冰島、挪威、瑞士、列支敦斯登,以及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2024年3月31日取消空海邊境管控,2025年1月1日全面取消陸地邊境檢查,正式成為完整申根成員)。
二、已簽署申根公約,惟仍待完全生效(1國):賽普勒斯。
三、其他國家(非屬申根公約國,但接受我國人適用以免申根簽證待遇入境者,共計4國):教廷、摩納哥、聖馬利諾、安道爾。
四、其他地區(申根公約國之自治領地,並接受我國人以免申根簽證待遇入境者,計2地區):丹麥格陵蘭島(Greenland)與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
延伸閱讀 德國人如何對待台灣觀光客,親身遇到才相信
2025年的轉折:ETIAS
中華民國是少數享有申根免簽的亞洲國家之一,其他享有同等待遇的亞洲國家僅有日本、南韓、香港、澳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
不過,自由並不等於毫無邊界。原訂於2025年實施的ETIAS電子旅行授權系統,目前暫定已延後至2026年第四季才正式上路。
在ETIAS實施之前,歐洲將先於2025年10月起部署「出入境系統」(Entry/Exit System, EES),並於2026年4月10日全面上線。屆時歐洲邊境將停止在護照上蓋章,改以電子紀錄出入境。
台灣護照持有人仍可依舊享有申根免簽(90/180 天規則),但建議在 2026 年之後,務必確認 ETIAS 的上線日期並完成線上申請,以免影響旅行計畫。
這像是在門口多了一道小檢查:程序簡單,但提醒我們,邊界仍存在,只是換了一種更細緻的管理方式。
補充說明
> ETIAS(歐洲旅行資訊與授權系統):類似美國ESTA,需線上申請,費用低廉,有效期三年。
> EES(出入境系統):將取代護照蓋章,以電子化方式記錄第三國旅客的入出境資料。
中華民國外交部官網公告:
(1)歐盟比照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的做法,規劃實施ETIAS措施,以在免簽入境旅客抵達申根區邊界前取得旅客相關資訊。該措施適用包括台灣在內所有申根免簽證國家的旅客,實施後我國人享有免申根簽證待遇不變。
(2)目前ETIAS系統仍在建置中,我國人在該措施實施前,持用效期六個月以上的護照仍可以免簽方式入境申根地區。歐盟執委會將在其官網不定期公告更新相關資訊,建議民眾持續關注該官網有關啟用ETIAS系統確切日期等最新資訊。
.jpg)
摩澤爾河畔申根紀念碑 圖/Visit Luxembourg
邊界之外,仍需準備
即使享有免簽,台灣旅人入境時仍須出示內載有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之中華民國有效護照外,移民官通常可能還會要求提供:旅館訂房確認紀錄與付款證明、親友邀請函、旅遊行程表及回程機票,以及足夠維持旅歐期間生活費之財力證明,例如現金、旅行支票、信用卡,或邀請方資助之證明文件等,為順利起見,建議國人預先備妥並隨身攜帶。
另依據歐盟規定,民眾倘攜未滿14歲的兒童同行進入申根區時,必須提供能證明彼此關係的文件或父母(或監護人)的同意書,而且所有相關文件均應翻譯成英文或擬前往國家的官方語言。相關細節請向擬前往國家之駐台機構詢問。

盧森堡安維田小鎮 圖/Shutterstock
一場從小鎮出發的歐洲故事
當年人們笑說「這不過是烏托邦的夢」,如今它卻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跨國實驗。
申根,不只是旅行文件上的一個名詞,而是歐洲人對「自由」與「合作」的共同想像──從摩澤爾河的波光,到今日旅人背包上的貼紙,它已然成為歐洲靈魂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三次獲頒金質旅遊獎的克羅埃西亞專賣店
FAQ
Q1:為什麼不是叫「歐盟簽證」?
因為申根獨立於歐盟:有非歐盟國家加入,也有歐盟國家未參與。
Q2:台灣護照免簽可以停留多久?
最長90天,且180天內不得超過90天。
Q3:2026年起有什麼改變?
所有免簽國家旅客(含台灣)都需線上申請 ETIAS,程序簡便,不影響免簽待遇。但啟用日期可能再次變動,建議上歐盟官方官網ETIAS或歐盟官方官網EES確認。
Q4:需要帶哪些文件?
建議攜帶飯店訂房、來回機票、行程表、財力證明,未成年同行需附親屬證明與翻譯文件。
文章精華
1985 年五國於盧森堡申根小鎮簽署協議,象徵歐洲無邊界的願景。十年後實施,如今擴展為29國,成為歐洲整合的象徵。台灣自2011年起享有免簽待遇,2026年將新增ETIAS電子旅行許可,免簽雖便利,但入境時仍須準備行程、訂房與財力證明。
| 本文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撰文編輯 / Cameron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