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勞倫斯 | 三分鐘認識被考古學耽誤的軍事奇才
發佈 2024.04.19 |更新 2024.09.16
英國廣播公司BBC曾經在西元2002年選出百位「最偉大的英國人」,其中有一位非常特別的人物,不是政治家,也不是思想家。他是一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作家,同時也是戰爭英雄。他是被稱為「阿拉伯的勞倫斯」的湯瑪斯.愛德華.勞倫斯。
勞倫斯是位勇敢且有智慧的冒險家,父親是愛爾蘭貴族,後來和勞倫斯的母親私奔,生下了他。勞倫斯從小就絕頂聰明,大學時選擇進入牛津大學的歷史系。當時在英國,就讀歷史系需要成績相當優秀才能就讀。勞倫斯相當鍾情於地中海沿岸的歷史,還經常到埃及、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沿岸進行考古工作。
勞倫斯不僅對於語言有天分,瞭解好幾國語言,並且翻譯了《荷馬史詩》,文筆十分流暢易讀。他的著作《智慧的七柱》除了是暢銷書之外,珍藏的精裝版在市場上還被炒作到10萬美元。
延伸閱讀 | 走訪勞倫斯真正的故鄉「英國」
戰爭展現軍事天才
對於勞倫斯的人生來說,最為關鍵的事情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勞倫斯決定加入英國陸軍,加入中東戰場。當時的中東主要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控制下,勞倫斯熱愛阿拉伯,想要幫助阿拉伯人脫離土耳其人的統治。他與阿拉伯王子費薩爾結盟,結合英國與阿拉伯,一起對土耳其人作戰。
勞倫斯與當時的指揮官艾德蒙.愛倫比合作無間,這位軍官被視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傑出的英國陸軍戰將。與土耳其的決戰中自己這一方死亡九百人左右,但土耳其一方卻戰死了八萬多人,讓土耳其退出了世界大戰,使得在亞洲戰場上沒有後顧之憂。艾德蒙的背後就是靠勞倫斯詳細的情報還有游擊戰才獲得決定性勝利,史稱「阿拉伯起義」。
延伸閱讀 | 走訪勞倫斯揚名立萬的沙烏地阿拉伯
助阿拉伯人團結
勞倫斯跟阿拉伯人培養良好的關係,騎著駱駝,戴著阿拉伯彎刀,透過擾亂對方,使用計謀,在沙漠中神出鬼沒,讓土耳其人完全不知道他所使用的戰術。最令人嘖嘖稱奇的就是勞倫斯曾經被捕,而且土耳其人輪流用酷刑拷打他。即使在極端的情況下,他仍然使用計謀脫困,最後逃出來。
阿拉伯人在勞倫斯的幫忙下,成功奪回了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終於有希望獨立。然而,勞倫斯的祖國英國還有當時的西方列強為了自己的利益,卻硬生生將阿拉伯瓜分,成為後來戰亂的根源。
車禍意外英年早逝
後來勞倫斯無法改變列強在阿拉伯世界的決定,只能回到英國去,有一天騎摩托車不小心出了車禍,過世的時候只有47歲。由於勞倫斯的故事相當傳奇,改拍成電影,西元1962年「阿拉伯的勞倫斯」得到了七項奧斯卡金像獎。
21世紀的現在,中東的戰爭仍然不斷。有些人質疑勞倫斯幫助了英國,讓他們在中東獲取了大量資源,並且加以瓜分。然而,勞倫斯憑藉著自己的勇氣、智慧和熱情,想要幫助他的阿拉伯朋友們的原意仍然不變。雖然後來被利用,但他的事蹟現在仍然為大家所傳頌著。
阿拉伯的勞倫斯小檔案
湯瑪斯.愛德華.勞倫斯
Thomas Edward Lawrence
國籍 | 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 聯合王國(英國)
身分 | 考古學家
生日 | 西元1888年8月16日
卒年 | 西元1935年5月19日
🎬阿拉伯起義: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血腥統治阿拉伯地區,西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阿拉伯人開始在各地出現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加入同盟國,協助德意志帝國。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中東戰場,土耳其的參戰讓德意志帝國的對手大英帝國疲於奔命。為了有效打擊大英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變本加厲對阿拉伯地區加強控制與打擊,於是進一步激起阿拉伯人要求獨立的企圖。
而英法等國也出於自身利益,支持阿拉伯人起義,阿拉伯起義不但有效牽制數萬本來準備進攻蘇伊士運河地區的鄂圖曼土耳其軍隊,使中東戰場朝有利英軍的方向發展。
作者 / 胡川安
生活中的歷史學家,身於何處就書寫何處,喜歡從細節中理解時代、從生活中觀察歷史。在日本、巴黎、美國和加拿大生活過。由於興趣龐雜,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研究所於國立臺灣大學雙修考古學與歷史學,後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東亞系博士。曾任「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華文朗讀節策展人,目前為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摘錄自時報出版《改變世界:25個影響歷史文明的名人大事【藝文人物篇】》
► 購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