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多奇亞的地下世界:凱馬克利地下城的生存智慧之謎

發佈 2025.07.08 |更新 2025.07.08

探索土耳其卡帕多奇亞的凱馬克利地下城,親身體驗狹窄通道與千年避難歷史。從地底迷宮到熱氣球天際景色,見證古人如何以石為牆、以井通氣,打造地下生活智慧。

在土耳其卡帕多奇亞(Cappadocia),我們站在世界遺產凱馬克利地下城市(Kaymakli Underground City)的入口,望著眼前這片宛如外星球降臨的怪石地貌。導遊拍拍手,興奮地說:「準備好沒?我們要鑽進地底,體驗古代人的避難所啦!」

地下城的生活想像

「凱馬克利」是卡帕多奇亞眾多地下城之一,其橫向擴展的迷宮結構讓入侵者寸步難行。狹窄的通道(有些需要蹲著走)顯示古人對安全的極致追求。

一進入地下城,昏黃燈光照亮牆壁與屋頂,空氣中瀰漫著潮濕石頭味。我們低頭縮肩,避免撞上低矮通道。身高六尺的我,果然在一閃神間「砰!」地撞上突出的石梁,聲響不小,嚇得周圍遊客都轉頭關心。我苦著臉說:「這地方根本是為小矮人設計的!」

土耳其凱馬克利地下城市
導遊在低矮的洞穴講解 圖/shutterstock

走得越深,越像闖入一座縮小的石頭村落。牆上挖出的凹槽可能是床或儲物櫃。導遊指著一個迷你洞說:「這是睡覺的地方。」廚房也令人驚嘆:石槽與通風孔設計精巧。老婆湊上前想看清楚,「砰!」一聲撞上牆角,苦笑著說:「這裡連泡麵都煮不了⋯⋯」

基督徒的地底避難史詩

凱馬克利地下城的歷史,是一部基督教徒的逃亡史詩。四世紀時,羅馬帝國迫害基督徒,他們逃至這片與世隔絕的火山凝灰岩地區,用簡單工具挖掘出深達八層的地下避難所。

土耳其凱馬克利地下城市
世界遺產凱馬克利地下城市 圖/shutterstock

這裡不只是藏身之地,更是一座完整的地下社區:臥室、教堂、廚房、酒窖、通風井、蓄水池一應俱全。使用高峰在7至10世紀,為躲避阿拉伯入侵與聖像破壞運動。導遊說,當時約有六千人短期避難於此,甚至與鄰近的德林庫尤地下城有隧道相通,形成一座地底網絡。

人類的韌性與設計天分

那天地下城裡擠滿了遊客,狹窄通道簡直像「生存挑戰賽」。我們鑽出一座教堂,終於能站直。我抬頭,看見天花板上坑坑窪窪的痕跡,以為是外星人留下的密碼,導遊說那是通風井。古人用這些設計維持地底空氣流通,讓我感嘆:「古代人的工程學也真厲害!」

土耳其凱馬克利地下城市
深入地下好幾層 圖/wiki

後來,鄂圖曼人也將這裡當成倉庫,儲存橄欖油與葡萄酒。從信仰堡壘到經濟據點,地下城的用途層層進化。離開時,我回頭望著那個小小洞口,彷彿正凝視著另一個時空。

陽光如金色瀑布灑落,我和老婆爬回地表。站在高處望著卡帕多奇亞的奇景:像月球地表的岩谷,遠方則泛著白光的雪山。這片地景彷彿是上帝一邊打噴嚏一邊玩黏土時隨手捏出的傑作。沒有一塊石頭是重複的,每一塊都帶著性格與神祕。

推薦行程 土耳其西部 & 東部全覽之旅

卡帕多奇亞
卡帕多奇亞的奇特地貌 圖/shutterstock

熱氣球的童話時刻

那天氣流穩定,百餘顆熱氣球升空,如彩虹碎片般冉冉漂浮。它們穿梭於「精靈煙囪」之間,有的像巫師帽,有的像歪倒的啤酒瓶,還有像堆疊過頭的甜筒冰淇淋。熱氣球就像童話中的飛行船,穿梭在現實與幻想的邊界。

導遊說:「熱氣球從1990年代興起,如今已吸引百萬遊客。」有的低飛貼近怪石,有的高翔雲端俯瞰大地。這片曾是《星際大戰》取景地的荒野,如今成為夢幻舞台。我忽然想:「若古人有熱氣球,是不是就能直接飛離迫害?」老婆揉著撞痛的額頭,笑說:「那我也不用撞牆了。」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圖/shutterstock

旅程的餘韻

黃昏時分,我們回到下榻的洞穴旅館。別誤會,這不是粗糙山洞,而是一場石頭與藝術的華麗交響:凝灰岩牆包裹著琥珀色燈光,腳下是織入歷史的土耳其地毯,牆上掛滿刺繡與彩盤。浴室設計現代,還有一面面向山谷的落地窗,讓我在泡澡時仰望星辰。

延伸閱讀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該住幾晚?親測後我推薦「至少兩晚」的理由

「凱馬克利地下城」不只是旅程的一站,更像是一場與時間的共舞。從地底的撞頭迷宮到天際的彩虹熱氣球,卡帕多奇亞以石頭與星光,講述了人類的韌性與想像。躺在柔軟床鋪上,我望著沉睡的怪石群,腦中仍迴盪著地下城的低語與熱氣球的呢喃,靜靜入睡。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群 圖/shutterstock

本文摘要

卡帕多奇亞除了天際的熱氣球,更有地底的驚奇。跟著作者深入凱馬克利地下城,鑽過狹窄通道、撞頭吃苦,親身體會古人如何以石為牆、以井通氣,打造出完整的地下避難社區。從信仰逃亡到生活智慧,從地底迷宮到天上熱氣球,這趟旅程讓人看見人類在困境中閃耀的韌性與想像力。

FAQ|卡帕多奇亞與地下城

Q1.卡帕多奇亞地下城有幾座?凱馬克利地下城特色是什麼?

卡帕多奇亞約有200多座地下城,最知名的包括凱馬克利(Kaymakli)與德林庫尤(Derinkuyu)。凱馬克利橫向擴展,通道迷宮般錯綜複雜,設計為防禦入侵者,內部設施包含臥室、廚房、酒窖、通風井等,是一座完整的地下社區。

Q2.凱馬克利地下城是誰建造的?為什麼而建?

凱馬克利的初步挖掘約始於西元前八世紀,最盛期為公元四至十世紀。主要由早期基督徒挖掘,用以躲避羅馬帝國與後來阿拉伯勢力的宗教迫害,是信仰與生存交織出的地底避難所。

Q3.卡帕多奇亞熱氣球什麼時候最適合搭乘?

最佳熱氣球季節是每年4月到10月的清晨,天氣穩定、風速適中,能欣賞最壯觀的日出與岩石地貌。不過熱氣球活動依天氣變化而定,建議行程安排多一天備用。

Q4.卡帕多奇亞的地形為什麼像外星球?

卡帕多奇亞的「精靈煙囪」與壺穴地貌由火山爆發後的凝灰岩與風化侵蝕共同形成,奇形怪狀、色彩多變,是《星際大戰》等電影的取景地,也讓人有置身外星的錯覺。

Q5.住在洞穴旅館是什麼感覺?會很簡陋嗎?

現代的卡帕多奇亞洞穴旅館融合歷史與設計感,內部裝潢溫馨、設備齊全,從落地窗望出去還可見壯麗山谷與熱氣球,是結合古文明與現代舒適的獨特住宿體驗。

| 本文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編輯整理/Cameron Wang

投稿人/
Jay Lee

電腦工程師退休,長居於美。閒雲野鶴,少問世事;遊山玩水,靜度歲月。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