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帶團法國超過150次的深厚底蘊,規劃出讀懂法式美學精髓的純法行程

發佈 2025.07.08 |更新 2025.07.08

走過150次法國,他以餐飲住宿為線索,設計出能讀懂美學、體驗法國人生活哲學的深度旅程...

1991年,Helge首創歐洲「單國深度旅遊」概念,成為打破全台業界多國旅遊模式的第一人。光帶團前往法國便超過150次,長年服務台灣金字塔尖最頂尖的那一小撮客人,這輩份與資歷讓我尊稱他「海哥」。今天,我們就來聽聽這位法國達人+A型處女座,如何藉由三十餘年旅法經驗,在行程設計上呈現無形的法式美學精隨。

為何選擇純法深度行程

海哥規劃純法的行程時,首先會避開三個區域:

1.法國中部的火山口地形,相較缺乏觀光吸引力;

2.東邊阿爾卑斯山區,雖是熱門滑雪勝地,但物價太過高昂;

3.東北的「大東部大區」,由於坊間多數德瑞行程,都會切進亞爾薩斯、史特拉斯堡、柯瑪,相較純法行程中的其他景點,還不具備大老遠走一趟的魅力。

所以他規劃的法國全覽,可謂是三十年門道精華之選,即便你受限於時間,只能擇一參加北法或南法也不打緊,因為它們幾乎是全覽的縮影,筆者認為海哥的概念才是重點,不管對於自由行或跟團旅人都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摩納哥一夜奢華

海哥設計的全覽行程,由南法的蔚藍海岸起跑。若你曾列出全球最奢華的城市,「摩納哥Monaco」肯定上榜。市場上大部分旅行團僅在白天短暫停留打卡拍照,然而,摩納哥的靈魂,要日落後才開始綻放光芒,性感美女、華服超跑、五光十色、皇家賭場,都是越夜越美麗,所以海哥堅持在摩納哥住一晚,並強烈推薦用過晚餐後,上街逛逛或找間酒吧坐坐,唯有這樣,你才能見識到蒙地卡羅紙醉金迷的氛圍,不枉大老遠飛一趟。

摩納哥
摩納哥壯麗的懸崖 圖/Shutterstock
蒙地卡羅夜景
蒙地卡羅皇家賭場 圖/Shutterstock

羅斯柴爾德別墅

羅斯柴爾德別墅(Villa Ephrussi de Rothschild)位在一座地中海風景亮麗的海岬上,站在露台上,左邊是尼斯(Nice),右邊是摩納哥,所有大型地中海郵輪都停泊在此港灣內。別墅建於「美好年代」(1871~1914),內部融合東方蒐藏、挑高空間與古董水晶吊燈,並擁有日式、中式庭院,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前五大高價別墅幾乎都集中在這一帶。

法國尼斯羅斯柴爾德別墅
羅斯柴爾德別墅 圖 EQRoy/Shutterstock

羅斯柴爾德家族是影子金融巨擘,傳說他們一度握有全球半數的財富,勢力伸入光明會、共濟會等神秘組織,為什麼你沒聽過?因為他們投資的企業太過廣泛,家族成員更被要求不得對外洩密,這讓它顯得更神秘。難得有機會一探究竟,怎能錯過? 大多數旅行團不會造訪這座別墅,而海哥選擇帶你深入其間,不只是看花園與建築,更讓你窺見「法國富裕階層20世紀初美好年代的真實日常」。

尼斯海岸
尼斯海岸 圖/Shutterstock

一般旅行團來到蔚藍海岸,大多只在尼斯海岸邊散散步,看看海,而海哥帶你深入其間,不只走進上流社會在美好年代時的風雅,在花園又可欣賞壯麗景觀,啟不一舉兩得?根據入住摩納哥與參觀別墅的安排,即可看出海哥盡心呈現真正的法國給旅客。

坎城影展
尼斯半小時車程外的的坎城 圖 BAKOUNINE/Shutterstock

普羅旺斯慢活:餐桌即風景

英國作家「彼得梅爾」在1989年出版的《山居歲月-普羅旺斯》,全球熱銷600萬冊,不但捧紅了普羅旺斯觀光,還掀起南法慢活旅行熱和移居夢。

海哥深知旅人只能短暫停留,慢活情境必須仰賴餐廳和旅館的加持,才能傳達到位,所以他刻意選擇莊園餐廳,讓客人快速融入那樣的氛圍中,以取代領隊的千言萬語。

南法莊園餐廳
普羅旺斯莊園餐廳 圖/Domaine de Fontenille

米其林評鑑中,環境空間便佔了50分,甚至包括端上來的餐點裝飾能否呼應現場環境。在曠野中的莊園用餐,餐盤上的佈局與周遭森林的盎然綠意、遠方起伏的山丘或院中的花木扶疏,協作表達出普羅旺斯的慢活情境,讓人五感全開,「如果你永遠都在城裡的小館子或旅館裡吃飯,那絕對沒有辦法體會什麼是法式美學。」海哥說:「三十幾年來,我跟著高端客人一起吃住,熟悉了餐廳和飯店的操作方式,自己也吃過至少120顆米其林星星,藉由親自體驗,你才會知道他的服務、餐飲水平、整體呈現到哪裡,進而積累出各個大區餐廳、廚師的資料庫,心中自會比較出最精選的排序,以滿足客人。」

延伸閱讀 三分鐘認識羅萊夏朵Relais & Châteaux

羅萊夏朵餐廳
羅萊夏朵-全球奢華精品旅宿與美食聯盟品牌 
亞威農城堡
亞威農教皇宮 圖/shutterstock
法國嘉德水道橋
嘉德水道橋 圖/shutterstock

歐舒丹大區的風土滋味

海哥曾帶真正懂酒的高端客,數次進入不接待旅行團的五大酒莊,這群人光在酒窖便會待上一個半小時,酒莊主人甚至會把挖箱寶藏酒,拿來和知音分享,賓主互動開心熱絡。

但一般旅行團觸及不到這類行程,多半是快速導覽+基本款試飲。所以即使來到法國葡萄酒最大產區「歐舒丹大區」時,也沒安排品酒,這區的葡萄酒單喝很酸澀,可是搭上當地油滋滋的燉鴨腿、燉香腸等招牌料理,等食物咀嚼至尾聲,再啜上一口酒,那濃烈的單寧便能瞬間解膩,甚至讓整體味道鹹香回甘。海哥認為透過真正的餐酒搭配,讓旅人體驗什麼叫「風土」—不只是氣候土壤,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當地的酒,搭配當地的食物,這才是法國人每天的日常,也是旅人應該帶走的滋味記憶。


歐舒丹大區招牌料理 圖/shutterstock

新亞奎丹:海哥私房度假區

海哥非常喜愛西南部的莎拉、霍卡曼都、石甲村這一帶的小鎮,房子運用當地的石灰岩,黑色屋瓦來自河邊開採下來的黏板岩,風格古樸,樹林環繞:「這裡的景象非常獨特,所以自己也會選擇來這區度假,村民很淳樸,很多年前,他們甚至沒聽過LV,還問我確定是法國的品牌嗎?」

霍卡馬杜山城
霍卡曼都山城 圖/shutterstock

這裡屬於「新亞奎丹大區」,是法國鵝肝醬、鴨肝醬、黑松露、核桃的最大產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知名葡萄酒之鄉「波爾多」的所在地。

法國莎拉小鎮
莎拉小鎮 圖 Jon Chica/Shutterstock

羅亞爾河:達文西小屋與古堡驚嘆

海哥認為全法最精緻的區域在南部,在豐沛陽光的照射下,所有事物都美,因此從南法啟程,可帶給旅客好心情。南法行程最後搭乘法國高鐵TGV從波爾多北上,只需兩小時即可抵達杜爾。接下來的行程將進入羅亞爾河河谷,探索法國知名城堡,如雪濃梭堡、香波堡。

羅亞爾河
羅亞爾河 圖/shutterstock
法國雪濃梭堡
雪濃梭堡 圖/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雪濃梭堡:大齡小三輾壓嫩妻王后的殘酷戰場

根據海哥的經驗,古堡看多了,容易審美疲勞,因此穿插了一個「達文西小屋」,院子裡有大模型,屋內有小模型,還有他設計的坦克車,參觀過古堡之後,來到這裡會感到不可思議,看見了天才超越時代的巧思,換一個題材,換一個心情,為行程增添趣味。

法國達文西小屋
達文西小屋 圖 Antonello Aringhieri/Shutterstock

諾曼地:大師餐桌與中世紀胡昂

來到北法,海哥在「諾曼地大區」沿海的翁弗勒小鎮安排了一間非常特別的餐廳,這裡曾是當年印象派大師們聚會的場所,餐廳內仍保留一塊玻璃板,上面鐫刻著過去造訪過的大師簽名—莫內、布丹、柯洛…如同置身藝術史的現場。

翁弗勒印象派大師餐廳
印象派大師聚會的餐廳 圖/Shutterstock

餐廳院落寬敞,四周被綠意與老屋環繞,整體氣氛優雅迷人,是少數能讓人真切感受到「北法靈魂」的地方。最特別的是,天氣晴朗時,遠眺海面,可以望見英國的海岸線,那一瞬間會讓人錯認自己身處兩國邊界。

胡昂(Rouen)是諾曼地大區的首府,一座帶有中世紀表情的城市。它不像巴黎繁華,也沒有南法的明亮與慵懶,若你對法國的印象僅來自巴黎或普羅旺斯,那胡昂會是一次視覺與歷史的調性轉換。這裡是聖女貞德慘遭火刑的受難地,也有1345年開幕,法國「最美、最古老的客棧」,牆上掛滿國際名人的簽名、照片;可能讓您想起某部經典電影!許多二戰英雄也來過、他們神采飛揚的軍裝照同樣地耐人尋味! 這兒絕不只是個餐廳、更是一個喚回記憶的地方。

法國最古老的客棧
法國最古老的客棧 圖 Petr Kovalenkov/Shutterstock

象鼻海岸 圖/shutterstock

沙特大教堂:沙特藍與朝聖迷宮

距離巴黎約一小時車程的沙特大教堂,長期以來被譽為“全歐洲最美麗、最具歷史意義的大教堂之一”,於1979年被UNESCO指定為世界遺產,稱其為法國哥德式藝術的巔峰之作。

法國沙特大教堂
沙特大教堂 圖 Valerie2000/Shutterstock

教堂內170多扇彩繪玻璃採用「沙特藍」(Bleu de Chartres)。在歷史上,藍色曾是最難呈現的顏色之一,因此在中世紀與文藝復興初期,藍色常被保留給宗教主題中最神聖的角色,聖母瑪利亞的長袍之所以是藍色,不只是藝術成就,也是一種純潔、神性的象徵。正因藍色難以取得,藝術家們必須投入更多技巧與創造力去呈現它,這股動力促成了中世紀藝術的昇華,沙特大教堂的「沙特藍」正是這段歷史的實體見證,保存了八百年仍不褪色。

沙特大教堂特有的沙特藍
沙特藍 圖 Elena Dijour/Shutterstock

教堂大殿中央,嵌著一片直徑約13公尺的石製迷宮地板,是少數保存完整的中世紀遺產之一。過去,無法前往耶路撒冷的信徒會選擇在此跪行或緩步而行,視為一種象徵性的朝聖。平時,迷宮會鋪上地毯保護,僅有每週五對外開放,仍有人在靜默中走完一圈,梳理思緒,沉澱心情,可說是一條教堂內的朝聖之路,它不是主流觀光路線,但非常值得一看。

沙特大教堂的朝聖迷宮
大殿中央的迷宮 圖 El Greco 1973/Shutterstock

聖米歇爾:潮汐島夜色奇景

聖米歇爾山位於諾曼地海灣的潮汐小島上,修道院層疊而上,被中世紀工匠稱為奇蹟。白晝可見哥德尖拱、飛扶壁與十三世紀迴廊;入夜後,島上僧院與城牆被暖色燈光逐層點亮,從遠處看像一艘石艦在黑暗海面緩緩升起。

「住在那一區的氛圍,很不一樣,晚上領隊會帶客人去近拍夜景,夜間燈光凸顯哥德柱列與羅馬式拱廊,細節比白天更立體,金碧輝煌,真的很漂亮,而且人潮遠少於白天,棧橋步道是觀賞島嶼全景與潮汐倒影最好的低光位。」

聖米歇爾
聖米歇爾 圖/Shutterstock

巴黎:自由探索花都

無庸置疑,巴黎是一座偉大的城市,巴黎鐵塔、凡爾賽宮、羅浮宮、奧賽美術館、塞納河都如雷貫耳,本文就不多做贅述,除了安排參觀幾座地標景點,也保留充裕的自由活動時間給旅客,巴黎人文薈萃,你可以去花神或雙叟咖啡、去莎士比亞書店、去浴火重生的聖母院、去拉法葉或春天百貨購物,放心,下榻飯店就在市區,很方便的。

延伸閱讀 這兩人花17年把巴黎打造成全球時尚之都

莎士比亞書店
莎士比亞書店 圖 Jeff Whyte/Shutterstock

羅浮宮 圖/shutterstock
巴黎聖母院
浴火重生的聖母院 圖/shutterstock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 圖/Shutterstock
凡爾賽宮鏡廳
凡爾賽宮鏡廳 圖 walter_g/Shutterstock

結語:讀懂法國的天生麗質

「法國,是一個很難讓人立刻入戲的國家。」海哥所謂的「入戲」,是指那種瞬間被場景給震撼到的感覺。比如第一次站在米蘭大教堂前,多數人會發出「WOW!」。不過唯獨巴黎除外,畢竟我們從小就熟悉那些建築與故事,它早已是文化印象的一部分。也或許「巴黎不代表法國」正是海哥想傳達的理念之一?畢竟他從南法切入,就曾遇過不少團員質疑:「這就是南法?這就是蔚藍海岸?不過就海嘛。」

可是真正的感受,往往是在兩、三天之後才慢慢浮現。當你開始理解那些看似平凡的牆面、攀爬的藤蔓、老宅外的瓦罐,其實都是經過人為設計與修復;當你漸漸意識到法國的美,並非渾然天成,而是在深厚的美學底蘊下,刻意讓它「看起來天生麗質」時,那才是進入這個國家的方式。

聖保羅小鎮
聖保羅山城 圖 trabantos/Shutterstock

而海哥,正是法式美學的最佳轉譯者。他在過去三十四年累積對法式空間感、色彩與生活節奏的敏銳理解,「法國人認為自己的文化傳統是驕傲的,每個大區的風格、歷史都不一樣,我必須藉由一些餐廳和旅館去反映出法式的文化和氛圍。」海哥說。當團員還未察覺,他已在行程中安排了對應的節點與鋪陳,讓人不知不覺地走進法國人的審美觀與生活質地,進而理解法國人驕傲有理。

海哥聊起法國,依然眉飛色舞,興奮的語氣裡藏著一種長年累積卻毫不厭倦的熱情。也因為有這樣的導引,海哥設計的法國全覽行程,往往比想像中更耐看,也更值得回味。

行程推薦

► 法國經典全覽15天

► 北法情迷香波堡聖米歇爾山巴黎香頌10天

► 南法普羅旺斯蔚藍海岸圓舞曲10天

本文摘要

1.1991年起帶團至法國逾150次的Helge所設計的純法深度旅遊路線。

2.透過莊園餐廳、地景餐酒搭配與在地生活細節,轉譯法國人的審美與生活方式。

3.「法國的美,是人為設計出來的自然感」,展現行程背後的深層哲學。

| 本文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受訪者/
Helge | 晴天旅遊線控

在高端與訂製旅遊領域耕耘三十多年,有幸與來自各界頂尖客層同行,親身體驗世界各地的美食與美宿,累積豐富感官經驗。最終發現,自己身為 A 型處女座,天生對細節的敏銳與完美主義,正好與精緻旅遊的規劃需求不謀而合。

作者/
夏金剛

《致旅程》、《壹顆好心》與《夏金剛的奇幻之旅》的主理人,自2011起專職「故事行銷」,為品牌打造引人入勝的勸敗好故事。曾為非洲海島創造30倍營收,並受邀赴中國演講,亦獲商業周刊封面故事專訪肯定。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