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鐵路的終點:海參崴旅行指南
發佈 2025.08.27 |更新 2025.08.29
全長9,288公里的西伯利亞鐵路終點在海參崴。這座俄羅斯遠東的不凍港,同時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融合軍事歷史、文化底蘊與自然美景,魅力足以讓旅人流連忘返。
海參崴(Vladivostok),又名符拉迪沃斯托克,其名稱帶有「東方統治者」之意。它的滄桑歷史可追溯至1860年的《中俄北京條約》,原本烏蘇里江以東為中俄共管,最終歸屬給俄國,中國自此失去了對日本海的出海口管轄權。
太平洋艦隊司令部與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
今日的海參崴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重要不凍港,不僅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也是濱海邊疆區首府與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站。這座城市兼具現代風貌與豐富景點,為旅程開啟另一頁新篇章。

海參崴火車站 圖/dreamstime
托卡列夫斯基燈塔:海中的孤獨守望者
電影《七月與安生》取景地
「托卡列夫斯基燈塔」是我們在海參崴造訪的第一個景點,它也是電影《七月與安生》的取景地。燈塔由一條碎石路與陸地相連,但受潮汐影響,漲潮時路面消失,燈塔便孤立於海中。這座圓柱形石造燈塔高12米,建於1910年,被視為海參崴的象徵。不論夏季還是冬季,當地居民和遊客都喜歡到此遊覽。岸邊的大石塊上,還有人用彩色顏料描繪燈塔,拍照時形成了景中有畫的奇妙效果。

托卡列夫斯基燈塔
西伯利亞鐵路的終點:海參崴火車站
9,288公里的終點站
海參崴同時是西伯利亞鐵路的終點站,從莫斯科到這裡全長 9,288 公里,搭乘火車需時約一週。建於1911年、並於1984年開放的「海參崴火車站」,是俄羅斯建築界的里程碑。月台上豎立著刻有雙頭鷹國徽與「9288」字樣的石碑,象徵西伯利亞鐵路的最東端;一旁的蒸汽火車頭則是紀念二戰期間英勇鐵路工人的實物紀念碑。車站內外人潮川流,十分繁忙。

海參崴火車站紀念碑 攝影/宋宜靜
廣場與城市記憶
我們在拍攝完車站外觀後,進入一旁的「海洋客運碼頭」。碼頭大樓裡設有商場,其中一處販售巨型俄羅斯套娃的攤位特別吸睛;走出大樓外,則可遠眺金角灣大橋和港灣景色。火車站對面的小公園裡,矗立著一座列寧雕像──他左手持帽,右手指向東方,呼應他曾說過的名句:「符拉迪沃斯托克是我們的,誰也不給!」

列寧雕像
革命戰士廣場:夏日戲水與歷史見證
「革命戰士廣場」是打卡熱點。廣場中央的噴水柱在夏日成了孩童們的樂園,只見他們嬉戲其間,童稚的笑顏嶄露無疑。

革命戰士廣場 圖 Ovchinnikova Irina/Shutterstock
東正教主顯聖容金頂教堂
廣場一側矗立著「主顯聖容金頂教堂」(The Cathedral of Transfiguration)。這座建於 19 世紀末的東正教教堂,高約67公尺,內部滿布聖像壁畫與雕工精細的聖像屏,多盞懸空的燭台吊燈散發出莊嚴氛圍;登上鐘樓,更可俯瞰市區與港灣景致。

主顯聖容金頂教堂
遠東蘇維埃政權戰士紀念碑
另一角則是1961年落成的「遠東蘇維埃政權戰士紀念碑」,紀念自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到1922年勝利的歷程。紀念碑上的紅軍戰士高舉旗幟、左手握戰鬥號角,眼神堅毅的直望金角灣,象徵守護與驅敵的意志。

遠東蘇維埃政權戰士紀念碑
此外,2012年豎立的「軍事榮耀城市石碑」,是紀念2010年海參崴獲頒「軍事榮耀城市」稱號,表彰其在二戰中展現的勇氣、決心與英雄主義。教堂、紀念碑與水柱豐富了整片廣場,無怪乎是市民與遊客必訪之地。
金角灣與跨海大橋許願
金角灣大橋V字形橋柱
「金角灣」是一座具有軍港特色、且終年不凍的天然良港。搭船遊覽金角灣是到訪海參崴的必要行程。航行途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2012年8月通車的「金角灣大橋」,全長約2.1公里,雙向六線道,橋柱以V字型設計,氣勢非凡。

金角灣大橋 圖/Shutterstock

金角灣 圖/Shutterstock
俄羅斯島大橋:A字型橋柱
不遠處則是2012年7月啟用的「俄羅斯島大橋」,全長約3.1公里,雙向四線道,以A字型橋柱聞名。當船隻穿越俄羅斯島大橋下方時,地陪提醒大家把握剎那許下心願,為旅程添上浪漫儀式感。

俄羅斯島大橋
觀賞俄羅斯島大橋的最佳角度,則是俄羅斯島上的「諾瓦斯利耶夫斯卡亞砲台(Novosiltsevskaya Battery)」,這座砲台堡壘建於 19 世紀末,曾是20世紀初海參崴及其周邊地區當時最強大與重要的堡壘。在俄羅斯島上的「遠東聯邦大學」的校門口也是到訪海參崴的打卡景點之一。

諾瓦斯利耶夫斯卡亞砲台
軍事榮耀與歷史遺跡
沉浸二戰的海底記憶
在太平洋艦隊戰鬥榮譽紀念碑廣場上,則陳列著「C-56 潛水艇博物館」。這艘潛艇曾服役於二戰,功勳彪炳──共擊沉10艘敵艦、重創4艘。艇內展示著相片、文字說明、徽章和相關歷史文物,當你躬身進入「C-56潛水艇博物館」參觀時,沉浸在狹窄侷促的空間,不禁聯想到暗無天日的海底巡航、不知何日何時可浮出水面重見天日的心理壓力,面對這種長期折磨,需有自我療癒的堅定信念,才能安然度過那在海地的日子,這是一趟特別的體驗。

C-56潛水艇博物館 圖/dreamstime
凱旋門:迎接皇儲的優雅拱門
距離 C-56 潛水艇博物館不遠處,矗立著一座「凱旋門」,又名「皇太子之門」。它建於1891年,為迎接俄國皇儲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訪問海參崴而修建。這座拱門融合俄羅斯傳統與拜占庭風格,輕巧而優雅,被譽為海參崴最美的建築之一,如今更成了新人拍攝婚紗的熱門取景地。

凱旋門 圖/dreamstime
納戈爾尼公園:城市的高地全景
俯瞰港灣的最佳制高點
行程的最後,我們登上「納戈爾尼公園」(Nagorny Park)的制高點,俯瞰整個海參崴港灣。全景視野遼闊無邊。黃昏時分,夕陽灑落海面,人潮絡繹不絕,山下的公園傳來孩童們在遊樂設施間的歡笑聲,這裡也是許多父母帶孩子前來「放電」的好地方。

納戈爾尼公園
可愛的俄羅斯小男孩插曲
下山後,我們坐在公園步道旁的矮牆邊等候遊覽車。此時,一對年輕的俄羅斯夫婦帶著一歲半的男孩走近。小男孩對我們這群黃皮膚、黑頭髮的遊客充滿好奇,於是我伸出手對他說"make a friend"沒想到小男孩立刻握住了我的手,逗得他父母哈哈大笑,父母的笑容讓他更有信心,一再來握手,實在是太可愛了!那模樣讓人心都融化了。
後記:20天的遠東大冒險
這趟旅程20天裡飛了十趟飛機、兩趟直升機、搭乘兩趟纜車、一趟火車和好幾趟船及俄式吉普車、SUV,交通工具可說是非常多樣化。其中較辛苦的是搭乘飛機,尤其有半夜一點、兩點的飛航和下飛機已是晚上8點、12點的航班,到飯店則是午夜,第二天仍有正常行程活動。然而會選擇這些怪異航班,乃因晴天旅遊為了旅客的安全,選擇較可靠也安全的俄羅斯國營班機,因為旅客安全為上的堅持,所以能選擇的航班自然少,所選的航班可能都是當天唯一的一個班次。雖是如此的辛苦,但這是一趟非常特別且值得前往的行程。
延伸閱讀|俄羅斯遠東地區壯遊專題
這不只是一段旅程,而是一首 20 天寫下的長詩。從蒙古草原到海參崴港灣,五篇遊記,帶你完整走過這片「此生必訪的終極秘境」。
👉《回到專題總頁》
❖ 蒙古國:追尋遊牧民族的藍天夢
❖ 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的冰封藍眼
❖ 庫頁島:邊境記憶與帝王蟹
❖ 堪察加:火山、直升機與棕熊奇遇
FAQ
Q1:海參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同一個地方嗎?
是的。海參崴是中文傳統稱呼,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文譯名,意為「統治東方」。
Q2:到海參崴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托卡列夫斯基燈塔、西伯利亞鐵路終點站、金角灣、C-56 潛水艇博物館、納戈爾尼公園等。
Q3:海參崴適合旅遊的季節?
夏季適合賞景與遊船,冬季則可感受雪景與東正教氛圍,一年四季各有特色。
Q4:為什麼海參崴被稱為「不凍港」?
因地理位置特殊,港口全年不結冰,是俄羅斯遠東戰略要地。
內容精華
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遠東的重要港口與西伯利亞鐵路的終點。此城兼具軍事戰略、歷史遺跡與現代建設,必訪景點包括托卡列夫斯基燈塔、火車站、金角灣大橋、C-56 潛水艇博物館與納戈爾尼公園。夏日有孩童在革命戰士廣場戲水,冬日則能感受教堂的莊嚴氛圍。這是一座融合歷史滄桑與現代風貌的城市,也是旅人探索俄羅斯遠東的最佳起點。
| 本文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編輯整理 / Cameron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