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寡婦守下孤城:卡爾卡松不只是法國最大雙牆要塞,更是女性智慧的傳奇

發佈 2025.11.13 |更新 2025.11.13

揭開卡爾卡松(Carcassonne)的千年謎團!一位穆斯林寡婦如何用「一頭豬」,智勝撲克牌上的紅心老K?走進法國最完整的雙重城牆,感受傳說與史實交錯的震撼。

位於法國南部,「卡爾卡松城」如灰色巨龍般蜿蜒在平原上,西元八世紀末,它迎來最危險的時刻,讓全歐聞風喪膽的查理曼大軍兵臨城下。

歐洲之父壓境:八世紀末的孤城絕境

你可能不認識查理曼大帝(742–814),但生活中卻常摸到,他就是撲克牌上的紅心老K。西元800年他在羅馬被教宗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當世尊他為「歐洲之父」,此刻,這支所向披靡的部隊欲將這座邊境要塞納入版圖。

法國名城:卡爾卡松古城的雙城牆結構,在中世紀固若金湯
卡爾卡松城 圖/shutterstock

在中世紀,領主夫人常在丈夫缺席時代理權力,如今城主已死,守城大任便落在遺孀卡爾卡斯夫人(Dame Carcas)身上,她必須領導眼神渙散的百姓、糧倉見底的絕望、失去鬥志的軍隊,抵抗外敵、拯救全城。

瘋狂的心理戰:寡婦的豪賭

傳說她是一位穆斯林女子,但她的身分給了她話語權,尤其在生死存亡之際,居民們對生存的渴望遠遠超越了信仰的界線,這使得所有人都願意聽從她的計策,但她提出的計策近乎瘋狂,她命人把全城能蒐集到的所有麥子全部餵給僅剩的一頭豬,然後從城牆推下。當敵軍看見砸爛的豬肚鐘發現大量的麥子時,以為城中糧草充裕,若繼續圍城只是消耗我方實力,於是查理曼大帝宣布撤兵,卡爾卡斯夫人靠著孤注一擲的勇氣,以心理戰大獲全勝。

傳說中,她敲響城鐘,宣告勝利。從此,人們稱這座城為Carcassonne,意即「卡爾卡斯響起」。

城主遺孀卡爾卡斯夫人智退查里曼大軍
卡爾卡斯夫人雕像 圖/shutterstock

傳說與真實:一個寓言與軍事征服

另一版本則說,卡爾卡斯夫人不僅敲鐘,還親手吹響號角。查理曼雖然明白自己受騙,卻被她的勇氣與智慧所折服。最終,他沒有下令屠城,反而與她簽訂和平協議。

這個說法沒有史料佐證,卻更像一則寓言:

再強大的武力,也無法擊敗一個果敢與機智的女人。

歷史上,卡爾卡松最終確實被法蘭克人收復,但主角不是查理曼,而是他的父親「矮子丕平(Pépin le Bref)」,而且是透過軍事征服,並非和平協議。

故事和真實,你比較喜歡哪個版本呢? 

石頭的重量:雙重城牆的具體見證

今日走進卡爾卡松,你會明白這不只是一段傳奇,她守下一整座城市。

最醒目的,是那近三公里的雙重城牆(Double Walls),層層包圍著高地,像兩道鎧甲緊扣。五十二座塔樓彼此相距不過一箭之遙,走在兩牆之間的狹道Lices,腳步聲在石壁間迴盪,讓人遙想千年前士兵換防的回聲,感受時間沉積的重量。

卡爾卡松古城正門-納博內斯門
納博內斯門 圖 travellight/shutterstock

正門是納博內斯門(Porte Narbonnaise),是遊客與軍隊共用的入口,因此有著厚重的門樓與吊橋。在城的核心,矗立著伯爵城堡(Château Comtal),曾是貴族權力的象徵,如今成為博物館。再往裡走,則是聖納澤爾與聖塞爾斯大教堂(Basilique Saint-Nazaire et Saint-Celse),融合羅馬式與哥德式的窗花,讓光線像彩色的樂章灑落在石牆上,彷彿在提醒旅人,卡爾卡頌也曾吟唱祈禱與藝術。

摩爾人的痕跡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基督教貴族的建築加固,以及後世浪漫主義修復的「更中世紀化」。

卡爾卡松城-聖納澤爾與聖塞爾斯大教堂
聖納澤爾與聖塞爾斯大教堂 圖/shutterstock

浪漫主義的再造:比想像中「更中世紀化」

儘管傳說中的守護者是摩爾人女子,但今日卡爾卡松的城牆與塔樓卻完全屬於歐洲中世紀的建築美學。原來,數百年後,在硝煙中屹立不搖的城牆卻在十九世紀面臨被拆除的命運。

幸好,建築師「維奧萊-勒-迪克(Viollet-le-Duc)」介入修復。他沒有單純復原,而是以浪漫主義的眼光重塑。在塔樓加上尖頂,讓古城看起來比過去更「中世紀」,有人批評他造出了一個「不存在的歷史」,但也因為這樣,卡爾卡松得以重獲新生,並於1997年被列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

法國名城-卡爾卡松城
比歷史更中世紀的建築風格 圖/shutterstock

卡爾卡松不是禁止觸碰的古址,而是一座仍有人居住的古城。石屋裡傳來咖啡香,廣場上響起音樂。夏季的音樂節裡,歌劇與搖滾同時在城牆間震盪。當夜幕降臨,燈光順著城牆鋪展,灰色石頭被鍍上一層金色。那一刻,你不再只是遊客,而是這場千年故事的見證者。

推薦行程 榮獲2025金旅獎-法國經典全覽

法國名城卡爾卡松-居住於千年古城
千年古城仍有人居住 圖 Kirk Fisher/shutterstock

被石頭記住的女性名字

卡爾卡斯夫人既不是王后,也不是將軍,她只是一位在孤城絕境裡,以智慧與勇氣守住城市的寡婦。她的名字並沒有隨著歷史而消逝,因為她守住的,不只是城池,更讓後世看見,在最黑暗的時刻,女人的韌性也能成為最後的支柱。

法國名城-卡爾卡松城
卡爾卡松城古橋 圖/shutterstock

閱讀更多法國

法國尼斯:英國人塑造現代躺平度假模式的起點

雪濃梭堡:大齡小三輾壓嫩妻王后的殘酷戰場

2025國際金旅獎純法行程得獎者的路線規劃

法國千年文明深度之旅:從尼斯到巴黎

什麼是申根簽證?台灣護照免簽與2026新規一次看懂

關於卡爾卡松

Q1:卡爾卡斯夫人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嗎?

她主要存在於傳說中,沒有確切史料證明,但故事已深深融入卡爾卡松的身份。

Q2:卡爾卡松的城牆有什麼特別之處?

它擁有歐洲罕見的雙重城牆(Double Walls),全長近三公里,共有五十二座塔樓,堅固程度在中世紀難以匹敵。

Q3:卡爾卡松城裡最重要的建築有哪些?

最具代表性的包括迎接旅人進城的納博內斯門(Porte Narbonnaise)、守護核心的 伯爵城堡(Château Comtal),以及融合羅馬與哥德式風格的聖納澤爾與聖塞爾斯大教堂(Basilique Saint-Nazaire et Saint-Celse)。

Q4:今天的卡爾卡松還有人住嗎?

是的,這裡不是博物館,而是一座仍然有居民生活的古城,旅人能在城牆內喝咖啡、聽音樂,感受千年與當下的交疊。

AI摘要

卡爾卡松的傳說始於八世紀末,當查理曼大軍圍困這座孤城時,糧食斷絕、百姓絕望。一位摩爾人寡婦——卡爾卡斯夫人,以最後的麥子養肥唯一的豬,並將其推下城牆,讓敵軍誤以為城中糧草充裕。另一版本甚至說,查理曼雖然看穿計謀,卻欽佩她的勇氣,選擇簽訂和平協議。今日走進卡爾卡松,雙重城牆、納博內斯門、伯爵城堡與聖納澤爾大教堂依然屹立,傳說與石頭交織,讓這座古城不只是軍事遺跡,更是女性智慧與城市靈魂的見證。

| 本文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撰文編輯 / Cameron Wang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