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魯15日壯遊全紀錄:納斯卡線、馬丘比丘到亞馬遜雨林

發佈 2025.08.08 |更新 2025.08.10

親身探訪馬丘比丘、納斯卡線與亞馬遜雨林,深入三種截然不同的地貌,一次掌握祕魯自然與文化的核心精華...

剛剛參訪祕魯的馬丘比丘與亞馬遜,返回台灣後,還在適應輕微的時差反應。原本每天都有記錄旅遊行程,目前正在整理中,這篇先整理出整個行程的特色,日後再細部分享。

整趟旅程可概分為三個主要特色區域:沙漠、高原與雨林。以下依順序記錄:

作者行程 雨林探奇.亞馬遜 生態秘魯15天

沙漠篇|燭台圖案、鳥島與沙丘綠洲(4日)

初抵利馬:政局印象與舊機場區

首先經過超過20小時的飛行與轉機,從桃園機場飛至洛杉磯,再轉機到祕魯首都利馬。初抵當地,我們參觀了總統府與大教堂,並於舊機場區留宿一晚。該區建設頗似貧民區,據導遊說尚未完工的建築可節稅。

祕魯的總統更換頻繁,政局不穩。總統府前的警察看似在閒聊,不過很願意幫遊客照相,技術還不錯。

秘魯首都利馬
利馬主教座堂 圖/Wikimedia Commons
泛美公路與鳥島之旅

第二天,我們搭車沿著泛美公路(全球最長,約4.8萬公里)前往帕拉卡斯國家自然保護區,展開四天沙漠行程。首先搭船遊覽「巴雷塔斯島」(俗稱鳥島),觀賞海豹、海獅、企鵝、海龜與火烈鳥等鳥類。島上的燭台圖案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祕魯帕拉卡斯國家自然保護區
巴雷塔斯島 圖 Milton Rodriguez/Shutterstock
沙漠上謎樣的燭台
謎樣的燭台圖騰 圖/Shutterstock
沙丘綠洲與納斯卡線的空中謎團

接著參觀兩處沙漠奇景:「花卡奇那」與「納斯卡線」。前者是一處天然沙漠綠洲,有150公尺高的沙丘,可滑沙、搭乘吉普車或攀爬。我與太太選擇了簡單的沙丘健行。

花卡奇那綠洲
花卡奇那綠洲 圖 Mark Green/Shutterstock

後者需搭小飛機從空中俯瞰,地面出現多種神秘圖案,如蜘蛛、蜂鳥、鯨魚與太空人,圖像與線條筆直延伸數公里,至今無解。

納斯卡線
納斯卡線 圖/Shutterstock

高原篇(上)|馬丘比丘的印加遺跡與火車旅(6日)

前往高原:交通多元與小鎮印象

我們先從利馬搭飛機到庫斯科,再轉乘汽車前往皮薩克與奧揚泰坦博,最後搭火車至熱水鎮,準備隔日進入馬丘比丘。皮薩克是一個充滿印加風情的小鎮,有傳統市集與羊駝紡織中心,幼羊駝毛製品價格不斐。奧揚泰坦博是15世紀印加王查庫蒂克的皇家領地,石造建築令人讚嘆,並設有寺廟、宮殿與聖泉區。

奧揚泰坦博
奧揚泰坦博 圖/Wikimedia Commons
火車旅程與印加原住民表演

從這裡搭火車32公里進入熱水鎮。火車速度約每小時40公里,提供餐點服務,還有印加原住民唱跳表演。我當然也加入跳舞,幾乎忘記自己已進入高原區,跳完心跳加速像有氧運動。導遊開玩笑說:治高山症最好的方式是 shopping。

祕魯熱水鎮
​熱水鎮 圖/Wikimedia Commons
馬丘比丘探訪紀實

我們夜宿熱水鎮,隔天清晨進入馬丘比丘。行程分上午2號線與下午3號線,景觀各異。馬丘比丘被譽為天空之城,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智利詩人曾寫道:「石頭打造的古老建築鑲嵌在青翠的安地斯山峰之間,廢墟間透漏著堅定。」

我雖無登百岳經驗,但平日有氧與瑜珈訓練,讓我能應對高原健行。除了鼻子不停流鼻水、心跳加快與喘氣外,一切尚可接受。印加導覽員走得飛快,果然與我們大不同。

祕魯馬丘比丘
世界新七大奇蹟馬丘比丘 圖/Shutterstock
馬丘比丘延伸行程與考古發現

馬丘比丘為 UNESCO 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全區無電力設施,也無空拍視角。據說僅40%地面建築被發現,其餘仍在地下。另有印加古道需純步行四天三夜,挑戰度更高。我們團內有位年輕人完成後才與太太會合參團,平時熱愛三鐵運動,真令人佩服。

聖谷農業智慧與鹽田工程

參觀完馬丘比丘後,搭火車返回奧揚泰坦博,參觀馬拉斯鹽田與莫拉伊梯田。

祕魯鹽田
祕魯鹽田 圖/Shutterstock

沿途烏魯班巴河壯麗景致令人難忘,被視為印加神聖之河,孕育多樣農產。馬拉斯鹽田由3000座人造鹽池組成,因陽光照射閃閃發光。莫拉伊梯田為古印加實驗農場,利用高低溫差測試作物適應性。

莫拉伊梯田
莫拉伊梯田 圖/Shutterstock
庫斯科探訪與古建築工法

庫斯科又稱「大地之臍」,為印加帝國首都,海拔極高,是美洲最古老城市之一。我們參觀了大主教堂(西班牙殖民建築)、聖多明哥修道院(太陽神殿遺址)與沙塞瓦曼巨石城牆。其石頭縫隙之小連紙都插不進去,令人讚嘆古代工法。

聖多明哥修道院(太陽神殿遺址)
聖多明哥修道院 圖 Matyas Rehak/Shutterstock
地震也無法動搖的堡壘-薩克塞華曼(Sacsayhuamán)
沙塞⽡曼巨⽯城堡 圖/Shutterstock
市集印象與生活細節

晚上在庫斯科自由活動,我吃了一顆當地大玉米,香甜可口。街上常見婦人抱羊駝合照,但索價不一,有點困惑。另見有人席地而坐,導遊提醒地面可能不潔。古柯葉可咀嚼提神,也能泡茶,但不可帶回國。

祕魯食物偏鹹,份量大,令人飽足。印加人普遍身形壯實不高,與歐美相比顯矮。街上常見親人的流浪狗,貓較少。導遊也說過,羊駝若不悅會吐口水,我們親眼目睹,還好只是輕吐警告。

秘魯庫斯科
庫斯科 圖/Shutterstock

高原篇(下)|的的喀喀湖與湖上居民生活

觀光火車與罪惡之城

搭乘觀光火車從庫斯科至普諾,全程385公里,約需11小時。車上提供西式三道餐飲與傳統舞蹈服裝秀,順便推銷商品。我們也買了幾件羊駝製品,導遊說購物是緩解高山症的良方。

庫斯科至普諾觀光火車
的的喀喀號觀光火車

途中經過「胡利亞卡」,海拔約3800公尺,被稱為罪惡之城,因法律灰色地帶的貿易活動頻繁。城市彷彿戰後廢墟,火車經過時離民宅極近,宛如可車窗購物。另有一座高海拔監獄,專門關重刑犯,因祕魯無死刑,似為替代處罰方式。

湖上兩島居民生活

在的的喀喀湖,我們遊覽兩座島嶼:

• 蘆葦島:由烏洛族人建造的漂浮島嶼,地面踩踏不穩,每週需鋪新蘆葦。無電器,小孩需搭船上學。船長是一位背嬰年輕女性,令人佩服。

• 塔吉利島:以精緻編織聞名,帽子需具防水性才能通過。編織文化被列為 UNESCO 非物質文化遺產。島上無警察,物資全靠人力運送,居民健步如飛。

的的喀喀蘆葦島
蘆葦島 圖/Shutterstock

島民皮膚黝黑,身形壯實,審美觀與我們不同,讓人思考文化差異。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 圖/周斯畏

雨林篇|亞馬遜的星空與赤道的清晨(3日)

交通轉運與雨林初印象

搭機經利馬轉至馬爾多納港,再搭船至雨林飯店,交通過程花費一整天。入住的雨林旅館限用電器、照明微弱,晚間在島上能真正看到滿天星空,遠離城市光害,感受難得的寧靜。

坦博帕塔的動物觀察之旅

第二天進入坦博帕塔國家保護區。早上氣溫21度,濕度高感覺寒冷。上午步行約兩小時,當地嚮導能憑聲音辨識動物種類與方位。看到多種鳥類、水豚、鱷魚、猴子等。蜘蛛與螞蟻尤多,地上螞蟻多有毒,需小心。

樹冠層與黃昏河域景觀

午後登上高35公尺的天空步道,從森林冠層俯瞰雨林。傍晚搭乘小木船沿馬德雷德迪奧斯河觀賞水岸景致與水豚。

亞馬遜天空步道
天空步道 圖/Shutterstock
馬德雷德迪奧斯河
馬德雷德迪奧斯河 圖/周斯畏
雨林的挑戰與健行小感

雨林雖無高原缺氧問題,但地形仍有落差,需注意步伐。見到特殊植物如雞爪樹與「會走的樹」,根部會尋求最佳陽光與水源方向慢慢移動。

雨林生態步道健行
雨林生態步道健行 圖/dreamstime

雨林夜晚全黑,僅靠手電筒照明,嚮導的存在顯得極為重要。走路時幾次差點扭傷,幸有練瑜珈與核心訓練,才沒受傷。

利馬新城與旅程總結

新城區漫步與晚餐風景

最後一天飛回利馬,參觀新城區與博物館,區內高級飯店、百貨、海景餐廳林立。我們在愛情公園(有高第風格雕塑)附近用晚餐,餐廳對面即是一座仿金字塔建築,可惜未能參觀。

之後搭機經洛杉磯返台,結束本次祕魯壯遊。

祕魯利馬新城
利馬新城區 圖 Myriam B/Shutterstock
為何紀錄這段旅程?

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詳盡記錄旅遊行程。目的有二:

1. 留下紀錄:旅程再美好,若不記錄,很快就會被生活沖淡。

2. 分享美好:將快樂與他人共享,是快樂的延伸。

旅途中,我感受到自然景觀的壯闊、人文歷史的厚度與食物的豐富,每一刻都值得回味。願這篇紀錄能為有意前往祕魯的朋友,提供參考與靈感。

旅程的結束,也是下一段旅程的開始。願大家都能常出走、多探索,有時「放下不快」,才能「重拾美好」。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合影 圖/周斯畏

延伸閱讀

秘魯旅遊如何克服高山症與時差,輕鬆暢遊馬丘比丘?

祕魯旅遊安全嗎?

2026祕魯太陽神祭INTI RAYMI,全球瘋搶限量入場券

秘魯彩虹山:生前必去百大景點之一,卻有高山症的危險

獨家專訪 | 揭密晴天旅遊董事長如何突破業界常規,打造出最不累的祕魯行程

祕魯旅遊FAQ

Q1:前往馬丘比丘的交通路線複雜嗎?

是的,無法直接開車抵達。通常須搭飛機到庫斯科,再轉乘汽車與火車至熱水鎮,最後步行或搭接駁車進入馬丘比丘。

Q2:納斯卡線是否一定要搭飛機才能看到?

是,納斯卡線的圖案只能從空中清楚辨識,建議參加當地小飛機觀光行程,飛行時間約30分鐘。

Q3:的的喀喀湖上島嶼居民如何生活?

蘆葦島由蘆葦建成,居民以觀光與手工藝為主,生活簡樸無電器;塔吉利島則以精緻編織文化聞名,屬克丘亞族自治社區。

Q4:雨林地區是否需要特殊裝備?

建議攜帶防蚊液、雨衣與保暖衣物,尤其遇上寒流時氣溫可能低於預期,且夜晚照明極少,需備頭燈或手電筒。

Q5:此行中是否遇到高山症?如何應對?

作者在高原有輕微高山反應,如心跳加快與流鼻水,但透過慢行、補水與適當運動能緩解。導遊還笑說「shopping 是解方之一」

本文摘要

一場從沙漠、高原到亞馬遜雨林的祕魯壯遊記,親歷馬丘比丘、的的喀喀湖與雨林星空,完整記錄三種極端氣候、文化遺產與當地居民生活面貌,結合真實行程與個人體驗,是認識祕魯多樣自然與文化的深度旅遊參考。

| 本文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作者參加晴天旅遊2025.07.08出發之15天馬丘比丘與亞馬遜行程

編輯整理/Cameron Wang

 
投稿人/

 
周斯畏

目前服務於國立大學資管系。平日除了教學、研究外,喜歡運動。也常利用假 期參加不同地區的旅遊,曾經旅遊之處,包括了土耳其、埃及金字塔、瑞士、 峇里島、日本、以及大陸許多地區。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