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亞爾薩斯:柯瑪的色彩、聖誕市集誕生地與自由女神之父的原鄉
發佈 2025.11.16 |更新 2025.11.24
法國亞爾薩斯大區(Alsace)在短短一個世紀內,四度更迭政權,這樣一片滄桑的土地,怎會成為《美女與野獸》的原型,又孕育出自由女神像之父?從「上帝的失手」雷司令美酒到世界最早的聖誕市集,這片被歷史撕裂的邊境,為何保有充滿韌性的溫柔?
經歷四場戰火,柯瑪依然用粉紅迎人
火車緩緩滑進柯瑪(Colmar)的那一刻,旅人往往不太相信映入眼簾的場景。
這兒明明是德法邊境,在短短一世紀內(1870~1945)慘遭四次爭奪,市容理應留下硝煙蹂躪,理應看來黯淡蕭條。沒想到,迎接旅人的,竟是一排宛如奶油蛋糕上的裝飾模型,被糖霜薄敷的「木筋屋」:粉紅、鵝黃、藍綠,在陽光下有如走進真人電影《美女與野獸》的絢爛場景,柯瑪小城想讓旅人忘記時光流淌的野心,展露無遺,然而,在這份鮮豔底下,其實還有更深的理由。
在亞爾薩斯大區這塊狹長土地上,柯瑪小城被視為「靈魂之心」的存在,但亞爾薩斯人明白,那是他們在歷史最混亂的縫隙裡,留給自己的最後一道心理防線。

柯瑪的彩色木筋屋 圖/Shutterstock
木筋屋的色彩是對戰爭的表態
亞爾薩斯木筋屋的顏色並非出於美學或裝飾,甚至是招攬觀光客的考量,正如同薩爾茲堡的鍛鐵招牌般,是一套代代相傳的古老商業規則:藍色屬木工、紅色屬鐵匠、黃色屬麵包師。色彩是身份、技藝、家族的表徵。
當戰爭迫使他們更改母語、法律與國籍時,屋子的顏色成了唯一不能被奪走的態度。於是色彩愈刷愈亮:粉紅像宣言、黃色像祈禱、藍色像夜裡的守望。
在旅人眼中的可愛,實則是亞爾薩斯人藉繽紛色彩展現「國籍可以被改寫,但生活美學的主權不能被占領」的倔強。

童話的底層是傳統與尊嚴 圖 Diego Mariottini/Shutterstock
一桶被遺忘的酒,釀出「上帝的失手」
在這片土地上,抵抗不只存在於色彩,也藏在一杯酒裡。
亞爾薩斯是白葡萄酒的殿堂,以雷司令(Riesling)聞名。修道院流傳著一則故事:某年冬天太冷,一桶雷司令發酵失敗,被視為「報廢的一桶」,就此被遺忘在地窖深處。直到春天回暖,桶蓋再度被打開,釀酒修士驚訝的發現,桶裡的酒不但沒壞,反而更清甜、明亮、層次細緻,僧人驚呼:「這大概是上帝的失手。」
這個小小的釀酒意外,呼應了亞爾薩斯人百年來的生活哲學:你沒有被生活忽略或放棄,失敗不是結束,只是還不到熟成階段。

雷司令葡萄酒產區 圖/Shutterstock
自由女神像之父來自柯瑪
美酒或許提供了面對現實的勇氣,但希望之光,還需要有人點亮。
柯瑪是自由女神像之父「弗里德利‧奧古斯特‧巴托爾迪」(Frédéric Auguste Bartholdi)的出生地。那座雕像舉起的火炬,引領無數人走向新世界。自由女神像彷彿是這位科瑪之子的家書內容,他寫給家鄉、寫給成長:「即使世界反覆吞沒你,你仍能自己把光舉起來。」

巴托爾迪以母親的面容創造自由女神像 圖/wiki
靈魂的藥方:那幅病患床邊的畫
在柯瑪,安特林登博物館(Musée Unterlinden)的前身是一座中世紀醫院。這裡珍藏著歐洲藝術史上最震撼人心的巨作《伊森海姆祭壇畫》(The Isenheim Altarpiece)。
這幅描繪瘟疫、痛苦與救贖的畫作,曾被放在病患床邊,當時的修士們相信:「在醫療無能為力時,藝術還能支撐靈魂。」
許多旅人站在畫前會默默沉靜,它不是一幅單純的畫作,而是證明一個民族如何與苦難共存的證據。如果自由女神像的火炬照亮了世界七大洲,那麼微小的個人則需要美學來修補內在靈魂。

《伊森海姆祭壇畫》 圖/wiki
比想像中富裕的邊境城市
若把目光從心裡拉回街道,另一個現實也悄悄浮現。
旅人在柯瑪和葡萄園之間散步時,常會突然困惑:為什麼街上這麼多精品店,甚至連巴黎的拉法葉百貨都在此駐點?
推薦行程 造訪法國亞爾薩斯,順玩德瑞的三國之旅

史特拉斯堡拉法葉百貨分店 圖 Kiev Victor/Shutterstock
答案簡直可用理所當然來回答。亞爾薩斯剛好位於法國、德國、瑞士三國之間,可說是歐洲的黃金交會點。瑞士人跨境來買更便宜的精品,德國人來追法國時尚,國際旅客因文化慕名而來,這使得亞爾薩斯大區流動的金額很龐大。
所以,亞爾薩斯的富裕,一點也不意外,那是由三國旅人的生活脈動交織而出的結果。
世界最古老的聖誕市集
亞爾薩斯還擁有一個被忽略的身分:歐洲最古老聖誕市集的起源地。
它的行政首府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早在1570年就舉辦了Christkindelsmärik。在那個充滿宗教衝突、政治動盪和帝國競爭的時代中,聖誕市集不是商業活動,而是集體心靈取暖的方式。
這種傳統後來流進了整個亞爾薩斯大區。在柯瑪、里克威爾等「法國最美村莊」裡,居民相信:「種花,不只為了讓自己的屋子好看,更為了讓路過的人心情好。」
這成為一種延續百年的習慣,用溫柔和美學,回應世界。

歐洲聖誕市集的誕生地 圖/Shutterstock
尾聲:看似童話,其實是淬鍊後的真話
如果只看照片,亞爾薩斯很容易被誤認為「童話小鎮」。
但當你知道:木筋屋的色彩對身分飄渺的表態、釀壞的酒在春天變成奇蹟、自由女神的靈感出自柯瑪人民的境遇與渴望、世界最早的聖誕市集在這裡誕生、而這個邊境之所以富裕,是因為三國旅人匯流,你會發現,亞爾薩斯是經過歷史淬鍊後,依然選擇呈現出理想國的希望之地。
這裡證明:即使世界一次又一次撕裂你,你仍有能力把傷口轉化為美學。而這,就是旅人應該親自走一趟亞爾薩斯的理由。

亞爾薩斯首府-史特拉斯堡 圖/Shutterstock
閱讀更多法國
-《法國羅萊夏朵Relais & Châteaux:酒店界的米其林》
亞爾薩斯FAQ
Q1:亞爾薩斯在哪裡?為什麼總被稱作德法邊境?
亞爾薩斯位在法國最東北、挨著萊茵河對岸的德國。百年來曾四度在德法之間更換統治,因此語言、建築、食物都帶著明顯的混血氣息。它不是邊陲,而是歐洲文化最複雜、最迷人的縫隙。
Q2:柯瑪真的是《美女與野獸》的原型嗎?
是的。迪士尼美術團隊當時為尋找「最像童話的法國小鎮」,走訪了亞爾薩斯一帶。柯瑪與周邊的木筋屋、石板路、掛滿花籃的窗口,都成了電影裡貝兒家鄉的靈感來源。
Q3:木筋屋的顏色為什麼那麼鮮豔?
因為那不是「可愛風格」,而是 古老的職業標誌:藍色屬木工、紅色屬鐵匠、黃色屬麵包師。在戰爭逼迫他們改變語言與國籍的年代,這些顏色成了「不能被奪走的身分證」。越動盪,顏色刷得越亮。
Q4:雷司令為什麼被稱為「上帝的失手」?
那是一桶被冬天凍壞、差點報廢的雷司令。隔年春天打開後,味道卻意外甜美而乾淨。釀酒僧人說:「這大概是上帝的失手吧。」從此成為亞爾薩斯的生命寓言:很多以為失敗的事,只是還沒熟成。
Q5:自由女神像跟柯瑪有怎樣的關聯?
雕塑家-巴托爾迪(Bartholdi)出生在柯瑪。他自小迷戀光影,自由女神高舉火炬的姿態,被視為他「寫給家鄉的一封信」,即使世界反覆吞沒你,也要記得自己把光舉起來。
Q6:《伊森海姆祭壇畫》為什麼重要?
因為它不是掛在博物館,而是曾被放在 中世紀醫院的病患床邊。瘟疫與痛苦無解時,人們相信這幅畫能安定靈魂。它是宗教、醫療與藝術交會的奇蹟,也是「如何與苦難共存」的象徵。
Q7:亞爾薩斯的聖誕市集與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
亞爾薩斯的聖誕市集,本質上不是商業活動,而是 百年來的集體取暖儀式。孩子畫祝福卡、家家戶戶手作花圈、街角飄著辛香餅香氣。它不是慶典,而是一座城在冬天彼此擁抱的方式。
AI摘要
亞爾薩斯(Alsace)這片被德法反覆拉扯的邊境,在百年的撕裂之後,卻以最鮮豔的色彩、最柔軟的方式活成了歐洲最動人的一隅。從柯瑪的木筋屋(它們的顏色其實是古老的職業身分),到雷司令那桶「上帝的失手」;從自由女神像的創作者巴托爾迪,到曾被放在病床旁安慰瘟疫患者的《伊森海姆祭壇畫》;再到全歐洲最早的聖誕市集與「為路人種花」的傳統。
亞爾薩斯告訴旅人:溫柔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傷痕裡選擇的。這篇文章帶你看見,一座經歷四次撕裂的土地,如何把傷口釀成葡萄酒,把苦難化成光。
